何曉紅
摘 要:新教學大綱明確強調,小學數學學科要更多關注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不斷提升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文章論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淺談一線教學中應著重培養的三種能力。
關鍵詞:計算能力;空間觀念;邏輯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美國的施萊辛格和格特曼認為,計算能力是三種基本能力之一(另外兩種是言語能力、形狀和空間能力)。從小學數學教學要求來看,計算不只是簡單地、機械地按照一定規則進行操作,得到正確結果就行了,還要求迅速、合理、靈活,而這些同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靈活性有密切的聯系。學生要善于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簡便的算法,善于簡縮思維過程。根據以上分析,計算應該看作一種特殊能力。
為了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實驗教材加強了口算和簡便算法,增加了估算,加強算理的教學。一道式題有多種算法的,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算法,并且找出簡便的算法,提出正確、迅速的試行量化指標,并且根據教育心理學關于運算技能的形成安排練習。初步實驗效果是比較好的,很多實驗班教師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
在頭腦中逐步形成幾何形體的形狀、大小、相互位置關系等的表象,通常稱為空間觀念。小學階段主要是發展初步空間觀念,初中還要繼續發展。空間想象力是空間能力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中學幾何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所謂空間想象力主要是指:①根據所給圖形的名稱能畫出圖形,在頭腦中能分析圖形的基本元素之間的度量和位置關系(如平行、相交、垂直等);②借助圖形想象出客觀物體的空間形狀及位置關系,并用言語或式子表達;③能從復雜的圖形中區分出基本圖形,并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明顯地看出,小學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也包含上述的某些因素,當然還是比較初步的。根據上面的研究,我們認為,在小學雖以發展空間觀念為主,但其中也滲透一些發展初步空間想象力的因素,它是發展空間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實驗教材從一年級起就有計劃地安排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適當減少求積計算的難度,加強操作、觀察、制作、測量、畫圖等活動,結合一些內容還適當滲透一些變換幾何的思想。這些措施不僅促進了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而且提高了其求積計算的正確率,還激發了學生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興趣。
這個問題在現行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提得很明確。我們根據思維心理學的一些研究,考慮在實驗教材中著重發展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能力外,在可能的條件下結合某些內容也適當滲透辯證思維因素,并重視思維品質的發展。結合數學特點看思維品質的發展主要是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初步的創造性。
(1)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始終,教師在每一部分內容、每節課、每個環節中都要考慮如何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2)緊密結合數學知識的教學,有意識、有目的地發展思維能力。不能為了發展思維而使教學超過大綱范圍的知識,或者出一些學生根本無法解答的難題。
(3)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注意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例如,教學 9 加幾、8 加幾,通過操作、直觀逐步引導學生總結規律,以后用 7 加幾、6 加幾等引導學生遷移類推。
(4)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和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低年級教學應注重操作、直觀,并且教師多加引導學生思考。隨著年級的增高,適當減少對操作、直觀的依賴,以利于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并且要更多地放手,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以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此外,還要結合一些內容適當教學生分析推理的方法以及某些數學方法,并加強練習。
(5)在教學中重視思維過程,同時也不忽視思維的結果。
(6)重視思維品質的培養,注意引導學生簡縮解法,適當進行發散思考。對于一些有多種解法的題目,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解法,但是同時注意找出簡便的解法。
(7)強調教師的示范作用和引導作用,注意糾正學生思維過程中的邏輯錯誤。
[1]張作軍.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思考[J].新課程(小學版),2013(9).
[2]張 寧.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反思[J].雜文月刊(學術版),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