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
摘要:小學教育是九年義務的基礎,而小學教育管理又在整個九年義務教育中有著不可忽略的地位,但是就目前小學教育管理模式而言,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基于此我國相關教育部門針對于目前小學教育管理模式進行了深刻探究,并提出了在小學教育管理中融入人本管理理念,那么如何利用人本管理理念來進行小學教育管理模式,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全新挑戰。因此,本文闡述了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學教育模式,并進行了簡單的探究。希望可以幫助小學教育工作者更好的進行管理工作。
關鍵詞:人本管理模式 小學教育 管理理念 策略
人本觀念主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人本管理模式主要提倡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教學思想,人本管理模式主要倡導,必須從真正意義上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要求必須要摒棄以陳舊教育思想為主的教育模式,與此同時,必須改變學生在課堂的被動學習狀態,必須全面落實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貫徹人本理念,腳踏實地的提升小學教育管理質量。
一、目前我國小學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之處
(一)嚴重影響教育工作者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
目前小學教育管理提倡必須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這無疑讓教育工作者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不斷完善和創新教學模式,不斷尋找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以及符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式,但是因為受到應試模式的嚴重影響,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并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從而讓教育管理的創新遇到了瓶頸,與此同時,受到以往教學模式的影響,學校依舊采取傳統的考核制度,從而讓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目的逐漸趨于流水化,逐漸背離了素質教育,嚴重影響了教育工作者教學思路的開拓,從而扼殺了教育工作者的創新計劃,由此可見,學生的發展優劣直接取決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質量優劣以及管理質量的優劣,如果持續這種情況,那么想要實現人本教育就無從說起了。
(二)扼殺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往陳舊的教育體系中,往往更為注重向學生教授更多的應試技巧,把過多的教學任務放在應試上,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育,導致目前社會上出現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例如,特別是在小學教育中,本身的課程是多元化的內容,由于受到應試的影響,從而在小學教育中只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語數外的能力,忽略了對于其他課程的培養,由此可見,小學陳舊的教育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導致學生在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中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從而導致素質教育無法有效的開展。
(三)阻礙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原有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導致學生普遍存在一體化的特征,比如,如果我們問不同層次的學生問題,可能他們給出的結果都是統一,標準化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教學模式古板化的特點,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阻礙了學生的發展。例如,就目前小學生而言,其學習的壓力較大,小學生除了實際課堂學習之外,在校外,家長還為學生補報了各種各樣的二課以及補習班,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其大大降低了對學習的有效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自主學習思維和探究思維,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人本主義的教育管理策略
(一)激勵全體主動參與民主管理
學生的健康發展必須依靠教育工作者的指引以及學校的全力協助,以學生為本的管理體系要求教育管理模式必須體現民主化,為了全面推動學生的良好發展,學校必須激勵整體員工積極主動參與學校的管理制度中去,從而為學校的良好發展提供有效的建議。例如,學校必須增強相關教育工作者的人本教育管理觀念,為學生未來的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工作人員,從自身從事職位的角度出發,多元化,多途徑的為學校的良好發展出謀劃策,從而確保學校的一切教育管理體系都能夠趨于合理化,有效化,綜合化的道路。
(二)建設人本主義的教學氛圍
受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影響,學校的領導者必須敢于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一切與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與此同時,針對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必須在堅持教學效率優良的同時重視教學過程的優劣,如果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改革出現了失誤,必須采取激勵性的制度,針對于教育工作者的整體評價必須堅持以定性評價為指導思想,以定量評價為輔助思想,以此,為教育工作者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三)建設人本主義的學習氛圍
在人本主義教育管理觀念的影響下,必須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的認知知識能力、注重學生的了解知識能力、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解析問題的能力。例如,在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影響下,教育工作者必須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學生實踐操作以及自主探究的空間,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及時掌握學生的的實際情況,善于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為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確開展因地制宜的教學內容,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良好的利用小學生的天性特征,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學生的天性特征,建設有助于體現學生性格優勢的教學氛圍,并組織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教學活動,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管理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董明善.人本管理模式下的小學教育模式探索[J].文教資料,2012,(05).
[2]王金生.當代小學教育模式管理探究-基于人本主義視野下[J].知識經濟,2012,(17).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岳家莊鄉東邱聯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