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嫻
摘要: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會計教學的蓬勃興起和不斷發展。傳統的會計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理論知識與綜合能力,使得會計專業學生在進入到現實工作崗位上由于缺乏專業技能的培訓從而難以適應正常會計工作,高校會計教學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并沒有呈現。面對這種教學現狀,高校急需進行會計技能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真正培養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應用型會計人才。當前,隨著國家對于職業教育的重視,會計技能教學的重要性逐漸為各個高校所認識。本文詳細分析了當前會計技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該問題提出相關解決措施與建議為會計技能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職業教育;會計技能教學;問題分析;改革與創新
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狀況適時地提出了職業教育的目標,此舉是為了適應國家和地區經濟的發展步伐,培養更多的專門人才并能及時的應用到企業和國家的經濟事務中,實現人才培養的價值和最終目標。然而,我國當下的會計技能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忽略了對學生的會計專業技能的應用培養,致使會計專業學生在從事會計工作時無法熟練使用專業技能,難以滿足企業日常運營的需要,這完全偏離了職業教育的目標,更無法滿足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
一、傳統會計技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模糊
當下各高校的會計教學專注于單一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復合型的高級會計人才,在這種模糊且高端培養目標的指引下,各個學校致力于培養高級人才,即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因而重點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判斷和決策能力、創新能力等成為各個高校的出發點,并設置相關的教學課程體系[1],完全忽略了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學生本身沒有熟練掌握會計的基礎技能,造成了會計專業學生的“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狀況,嚴重影響其現實就業和工作。
(二)專業教材缺乏
在以往的會計職業教學過程中,單一的教學內容嚴重影響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2],尤其是對于大學本科學生來說。會計專業的技能教學過程中,教材的缺乏是一大問題。當下的本科會計教學中使用的教材大多比較陳舊且內容比較宏觀,注重培養綜合性人才,缺乏專業技能的詳細講解和練習。學生在使用這樣教材的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更多的是偏重于會計管理,關注于理論問題,缺乏專業會計技能的實踐操作,自然也就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難以滿足企業專職工作的要求。
(三)教師經驗不足
會計專業的教師缺乏相應的技能實踐經驗也弱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會計專業的老師,尤其是高校老師,大多沒有經過在企業的會計相關崗位上進行工作的過程,他們是擁有著專業的、豐富的理論知識,絕大部分都是一直在學校從事理論研究與教學工作,但是其缺乏實際經驗。針對一些專業性的問題,他們確實能夠給出專業的回答,但是這樣的答案或解決辦法是否能夠在企業的現實工作中應用就不得而知了,因為現實和理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教師完全按照課本講授理論知識,忽略了實踐經驗,這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的需要,對于學生會計技能的培養沒有太大作用。
(四)教學方式陳舊
當下的會計技能教學仍采用的是“粉筆+黑板+PPT”的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現在看來,這種教學方式已經比較陳舊,難以跟上新技術發展的步伐。眾所周知,專業的會計軟件眾多,并且仍在不斷研發,會計軟件的掌握已經成為一名會計從業者的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教師采用“粉筆+黑板+PPT”的教學方式根本無法培養學生的會計軟件操作能力,無益于學生會計技能的培養與提升。
二、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
(一)完善教材體系
面對專業教材缺乏,高校在開展會計技能教學過程中應立足于自身辦學特點,不斷編寫、引進和更新適合于本校會計專業的教材,完善教材體系,為會計技能教學奠定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的發揮實際案例的作用,通過向學生展示各種實際案例的處理方式,最大程度上的促進其專業技能的提升,從而在創新教學內容的背景下,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優質的會計人才[3]。實際案例的存在和講解可以更加形象的向學生展示企業中會計工作的實況,幫助學生了解會計工作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專業技能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通過案例的講解適當引入會計技能,既引起了學生興趣,又能使學生主動去關注學習會計知識和技能。
(二)擴充教學內容
在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進行會計技能的教學就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轉變和更新,重新確立教學目標,在增加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要注重學生會計技能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更好的走入社會,更快地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學校要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適當擴充教學內容,設置技能培訓和應用的相關課程,將會計技能知識教學納入日常常規教學體系中,對每一門會計專業核心課的設計、增加課程實驗的內容,通過日常化、課堂化的形式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4]。通過技能課程的設置,迫使學生進行會計技能的學習,并且在教師的監督下進行練習和考核,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生熟練掌握會計技能,更好的融入會計工作與職業之中。
(三)增加教師的會計實操經驗
教師的會計技能的掌握程度決定著會計技能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也決定著學生對于會計專業技能的掌握水平。因此,必須要對會計專業的教師進行實踐培訓,使其參加到企業實際的會計工作中,切實體會會計工作,鍛煉會計技能,增加實踐經驗。學校可以和企業合作,定期接收一批教師到企業工作,既幫助了企業改善的會計工作,又幫助學校培養了教師的專業技能。此外,教師也必須及時進行會計軟件的學習,以掌握最新的會計技術動態,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會計技能。
(四)更新教學方式
學校和教師必須更新傳統的“粉筆+黑板+PPT”的教學方式以適應技術以及學生興趣、能力的變化。教師在進行會計技能教學過程中應適當使用會計軟件,通過在課堂上的演示,幫助學生了解掌握會計軟件的應用。此外,學校還應大力舉辦一些技能競賽類活動,吸引和督促學生主動學習和練習專業技能,提升其會計技能的熟練程度。
參考文獻:
[1]李蕓達,陳國平,范麗紅,費金華.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J].會計研究,2015(02):87-92+94
[2]毛翠.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08):137
[3]毛翠.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08):137
[4]李蕓達,陳國平,范麗紅,費金華.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J].會計研究,2015(02):87-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