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柱
摘 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也漸漸意識到了邏輯思維的重要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校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要求。但是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不管是什么樣的能力,都要從小開始做起,所以只有從小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那么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才能不斷得到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進行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101-01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必要性分析
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很大的范疇,包括有教育學、邏輯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由于小學生剛開始運用到邏輯思維,且每個人的思維千差萬別,所以如何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等能力,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這一方面,數學學科有著天然的優勢,一是數學學科本身就是由各種判斷、定義組成的邏輯體系,并通過數學、邏輯術語和相對應的符號來表現,學生利用邏輯推理可斷定新的判定,這種判斷的過程就是數學解題的過程。小學數學同樣也包含著邏輯推理,因此在內容上要求盡量簡單、通俗易懂,以便逐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二是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思維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數學教學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措施
(一)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小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的發展的重要階段,其思維能力還有待開發與提高。因此,小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概念與數學知識沒有太大的興趣。要引導小學生投入到小學數學的學習中來,就要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真實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體會到學習的興趣。要注重課堂語言的藝術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教學之時,要利用具有啟發意義的語言,來引導學生走近數學知識。讓語言成為調動學生學習胃口的重要因素,使學生具有探究的熱情。比如說在講解《加法與減法》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真實的購物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鍛煉。教師可以這樣進行引導:教師:“同學們,冰棍是你們最喜愛的食物了吧。那你知道賣一根冰棍可以掙多少錢嗎?”學生:“不知道。”教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角色扮演的游戲,兩人一組,一人扮演買冰棍的人,一人扮演賣冰棍的人,自由規定冰棍的進價與售價,每完成一筆交易,計算一次利潤。”這樣的引導可以學生體會到加法與減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為學生創造一個真實且可以感知的學習情境,促進小學生開展探究。這樣的教學活動對于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是其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為目的,進行問題的設置。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發現新的數學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瓣方法。自主式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與思維邏輯能力的形成。教師在設置問題之時,堅決不可將所有的重點都暴露出來,要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與分析,使學生自主探究新的數學知識。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所獲得的知識,會具有更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全身心地投入到思維邏輯鍛煉當中。比如說在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時候,教師提出問題:“正方體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呢?怎么計算呢?什么樣的計算方法最簡單的呢?”學生會以教師的問題為引導點進行自主思考。教師要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表情進行觀察,當學生出現困惑的表情之時,教師可以給出一點指引。“正方體是一個立體圖形,如果同學們難以想象,可以動手做一個正方體進行觀察,方便計算。”這樣的引導會使學生動起手來,在動手的過程中動腦思考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當學生完成正方體模型的制作并且一些思考成果的時候,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你們試著將制作好的正方體拆開觀察一下,它是一個怎樣的平面圖形呢,它的面積與正方體的表面積有什么關系呢?”在教師一個個問題的引導之下,學生會在自主動手與獨立思考的促進之下完成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其邏輯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得到了真切的鍛煉。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不同,要進行思維邏輯能力的鍛煉,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小組學習當中,學生各自發表自己的數學觀點,與小組內成員進行討論,不斷完善自己的數學思維。對于一個數學問題,小組成員可以進行共同研究,一起收集資料,整理數據,得到結論,進行展示。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具有小組合作探究意義的課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與鉆研。比如說在學習《統計圖》的時候,繪制一個完整的統計圖,需要對數據進行收集與整理,繪圖三個基礎步驟。統計事物的復雜程度決定了統計圖繪制的工作量。教師可以選擇一個貼進學生生活經歷的主體,引導學生進行統計與繪圖。舉例來說,學生的零花錢統計圖就是一個很好的話題。教師要對班級內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使小組整體水平相當。小組內不同的成員負責不同的模塊,若一組四個人,一人進行數據收集,一個進行數據整理,一人繪制圖表,一個進行檢驗。這樣,在切換統計主體之時,小組成員的職責也相應發生變化。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鍛煉,全體學生可以共同進步與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對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與綜合素質的提升都較為重要。筆者從三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闡述,希望教師重要教學方法的創新,助力于小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提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針對學生的個體情況來開展數學邏輯思維教學,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有助于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還能夠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思考、自我探索研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