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華
[摘要]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旅游行業成為蒸蒸日上的朝陽產業,隨之而來的便是對酒店住宿業需求量的快速上升。同時,全球化的腳步中,文化的交流融合、人口的變化遷移以及國際貿易的合作往來都為酒店業帶來更多的價值和商機。完善的酒店功能、出彩的酒店特色都是酒店業的長足發展中的必備硬實力,都可以通過經濟包裝達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通常同等級的酒店之間優勢并不明顯。但是,酒店服務依靠員工完成,員工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利用現代學徒制培養高質量酒店服務人才十分必要。
[關鍵詞]學徒制 酒店管理 培養模式 教育理念
現代學徒制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學徒教育與專業技能之間探索出的新模式。不同國家的具體流程和要求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傳統學徒制為基礎,結合現代的教育理念,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現在的發展模式是以技能培訓為主要目的,通過校方與企業的高度合作,培養出專業技能水平高、綜合素質表現優秀的專業人才。現代學徒制的明顯優勢是合作共贏,實現多方目的。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可以學練結合,理論與實際共同提高;作為校方,可以更順利地完成教學目的,實現人才培養;對于企業而言,親自參與人才培養管理,可以根據酒店需求定向培養出更實用的人才。目前國內高校對這種現代學徒制的聯合培養模式十分青睞,該模式呈現出了不足,也遇到了新的機遇。
一、國內現代學徒制的模式與特點
傳統高校的擴招改制、現代高職教育的發展,引發了眾多的新型專業設置。酒店管理專業更是迎著經濟浪潮成為各大院校的熱門專業。為了更準確地把握市場需求,培養優秀人才,進一步推動人才建設工作,高校不斷探索,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推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F代學徒制在國內酒店管理學生培養方面,要適應中國的學術環境和企業環境,還要最大化滿足多方需求,所以具有多種探索模式和鮮明的特點。
(一)現代學徒制目的效果明顯
美國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國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亞模式、瑞士的“三元制”模式是具體需求不同的情況下,造成的模式差異化。中國在借鑒西方國家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酒店管理專業的現代學徒制是以企業的訴求為出發點,通過校企的合作教學,實現培養合格人才的目的。該模式一方面保證了學校理論教育和文化課程的學習,另一方面通過企業的實踐培訓增強了學徒的操作能力。同時,良好的機制也為學徒的發展提升提供契機。培養初期簽訂的企業、校方、學徒的三方協議也是對整個培養過程的管理和監督。
(二)多種模式的探索
雖然都是現代學徒制,出于實際情況的考量,模式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對于中國而言,高校改革與現代高職發展招生層次不同,培養的目標定位和培養的方向側重也自然有所區別。加之企業實際提出的不同需求,產生了多種現代學徒制模式。訂單式人才培養:酒店在學生入學初期通過的選拔,招收符合企業需求的學生,簽訂三方訂單培養協議,實現學徒、學生雙重身份;2+1、3+1頂崗實習:入學的前兩年或三年主要在校內學習理論知識和文化知識,提高綜合水平,最后一年到企業頂崗實習,增強經驗技能;工學交替式:每個階段內,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交替進行。充分結合了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
(三)現代學徒制的發展不均衡
現代學徒制在實踐要求較高的專業中,其目的明確,效果直接,受到校企雙方的歡迎,尤其是酒店管理專業更是廣泛應用。但在目前來看,國內的現代學徒制發展具有明顯得到不均衡。首先,地域不均。酒店管理專業無論是高職教育還是本科教育,都是眾多高校專業開展的熱門選項。但是受到經濟發展因素的制約,國內的酒店業布局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這也就導致了欠發達地區酒店少,選擇余地小,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難度增大,效果得不到保證;其次,教育主體導致不均。本科教育強調教育的主導性,強調教育的水平和層次。而高職教育看重職業發展,強調實踐能力。導致高職往往比本科院校更容易推進現代學徒制。
二、現代學徒制的不足
酒店管理專業的現代學徒制借鑒了許多發達國家的優秀經驗,在國內形成了獨特發展模式。但是由于應用時間短、與傳統教育模式理念存在差異、教育和企業的環境不同等原因,使得現代學徒制在國內的發展存在明顯的不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了現代學徒制的實踐過程,進而影響了實踐效果。主要在招生形式、課程體系、評價考核等方面存在問題
(一)招生形式單一
現在的招生工作基本全部由校方承擔,酒店企業缺乏參與。基于學歷承認的高校教育,在招生時基本都是通過國家的招生系統統一招收分配,除了在報考條件中的形象和性別可以簡單要求外,沒法做出更多的選擇。這一點上,必須有國家教育系統的改變,有法律性的保障。否則,即使高校探索出新的招生模式,學歷得不到認定,學徒日后的提高、晉升都會面臨巨大障礙。另一方面,酒店企業招生參與度低。學徒雙重身份確定其實對酒店培養需求人才、預留崗位人員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是出于各種原因,企業往往很少參與前期的招生選拔。
(二)校企合作培養不深入
學校教師由于自身沒有實踐經驗,只負責理論知識的單純傳授。而酒店企業的技能培訓是由缺乏理論知識的工作人員開展,只強調崗位技能的掌握。在這種模式下,看似校企雙方都參與了學生的培養過程,實際上都只是以自身出發,完成自己的工作。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課程體系的設立。所有的專業課程設置都是為培養人才而服務,課程學習是為了打好理論基礎,從而在日后指導實踐。但是現在高校的課程的設置,過于依賴國家標準建議和校內的教育經驗。企業更了解自身需求,卻基本不參與課程體系的設計,這樣勢必會導致課程結構存在偏頗之處。
(三)缺乏完整的考核評價體系
以往的培養工作基本由校方完成,偏重理論基礎的學習考核,考核工作也主要由校方完成?;揪褪强记谂c閉卷考試相結合的固定模式,很難加入實踐能力的考察?,F在隨著校企合作進一步加深,企業在考核評價中做出了一定的工作。但是,由于校企聯合培養不夠深入,很多校企之間實行的都是畢業前“項崗實習”。該情況下的酒店方面的評價考核工作,與正式員工的待遇考核機制基本一樣,只是以工資、績效的形式表現出來;評價方面,基本都只在實習結束前由部門負責人出具簡單的實習總結,評價內容和評價結果也是大同小異。因而,各方評價無法充分結合,評價效果不佳。
三、現代學徒制的改進
所以實行現代學徒制是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教育的必然選擇。雖然該模式在國內實踐應用中問題比較突出,但是這種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聯合培養的方式下,實現培養目的的最大化。所以這是一個目的明確,各方利益互不沖突的模式。對于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校企雙方共同作出努力,從課程體系設計、課程內容開發到實踐環節的充分參與,再到考核評價機制的共同建立,必然會使該模式煥發出新的生機。
(一)改進招生方式
學生的基礎條件對于培養結果有一定的影響作用,所以要想實現人才培養的最大化,必須在招生環節就做出改革舉措。第一,國家層面做出招生推進工作。人崗相符是人才培養的前提,應當給予高校較大的招生自主權,做好相應的學歷認證工作,保證生源的基本質量。第二,加強招生的校企合作。酒店行業的具體需求自然企業最清楚,高校能提供什么樣的教育也是客觀事實,但是如果沒有充分的協商溝通,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很難做到利益的均衡。所以在最初的招生選拔中,校企雙方充分考慮各種情況,共同制定方案,招生過程雙方參與,做好基本的人才篩選工作。
(二)加強校企的溝通合作
課程體系的構建,要以酒店的實際需求和預期發展為依托,遵循國家標準的前提下,開發適應酒店人才需求的教學課程和內容。學校教育做好專業知識的傳授工作,同時加強學生知識技能的而學習和德育建設工作,為學生的長期發展助力;酒店選拔優秀的工作人員,對學生的崗位技能展開專業教授。當然,這些工作必須在學生培養的各個階段交替進行,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相互滲透、相互影響,避免造成學校學習和企業教育兩張皮。同時,學生是教育的接受者,也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校企合作既要考慮學生的需求,保障其合法權益,又要考慮學生的長期發展需求。
(三)建立完善的評價考核機制
現代學徒制是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也必然會引發評價和考核方式的變動。工學交互的新模式不斷深入,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不再是固定的單方決定。以改善教學效果、實現培養目標為訴求的新的考核評價體系需要校企共同參與,不斷完善。學徒的工作業績考核、教師評價、理論知識成績都可作為考核依據。同時校企雙方要注重學徒的崗位晉升和職業認證,依據相關的行業標準和具體的企業標準,對學徒做出評價考核,給予學徒切實的崗位晉升。為學徒提供明確的職業規劃,從而促進學徒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使現代學徒制的考核評價逐步科學、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