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生
摘 要 中國古典詩詞博大精深,千百年來一直是滋養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營養。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意境優美的詩詞,對培養小學生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精神營養;審美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094-01
作為小學生接觸古典文學的最佳啟蒙教材,古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動的形象、凝練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表現手法深受教師歡迎。但這并不是說古詩詞教學已經接近完美,仍有部分教師因為沒有認識到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和地位,在教學中缺乏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降低了古詩詞存在的價值效用,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相關能力的提升。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看法。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小學古詩詞教學是一種美的教學。古詩詞的意境美、音韻美、哲理美,有著獨特的審美功能,能夠讓年齡小,尚不能深刻認知美與丑、好與壞、善與惡的小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擴展學生的審美視野,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感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準。
(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古詩詞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想象的空間,要想充分了解詩中的意境和詩句的言外之意,學生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補充和領悟,對古詩詞進行再創造,在腦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畫面,提升學習效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思維能力,更促進了智力的發展。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一)培養興趣。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與古詩詞相關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小學語文詩詞教學,大部分都會舉辦一些背誦比賽、默寫比賽等,背誦和默寫是檢驗一個學生對于詩歌的記憶情況最直接的辦法。除此之外,像一些篇幅比較短小的絕句、五言詩等,教師可以在課前安排五到十分鐘的朗讀。在朗讀結束之后,看看有沒有學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背誦全文,這也是一種設立競爭的手段。小學階段的學生記憶力需要得到有效開發,背誦有助于學生熟記詩詞內容,對于下一步理解詩詞是有積極意義的。賞析詩詞也是建立在理解的前提下的。
(二)重視誦讀。詩詞的朗誦是詩詞教學的一部分,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多讀,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詩詞內容的理解。反復的誦讀能夠有助于體會詩歌含義與情感。教師在這一環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詩詞情感基調的確立教師在組織學生朗讀之前,應該對作品內容及寫作背景有一個簡要的介紹。如在安排朗讀《聞官兵收河南河北》這一首杜甫詩時,教師可以簡要介紹當時唐王朝的國運以及作者杜甫的處境之艱難。在確立詩歌感情基調的前提下,將有效提高朗讀效果。(2)錯字錯詞的及時糾正古詩詞不同于現當代詩歌,古詩中通常會出現較多的通假字,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通假字還缺乏了解和認識。雖然在目前的教材中鮮有出現含有通假字的詩詞,但是就小學語文競賽培優等詩詞賞析題目中,還是經常會出現的。即使沒有通假字的出現,詩詞中一些比較復雜的生字在不查字典的情況下,學生還是很容易讀錯。如果老師在發現學生錯字的時候不及時糾正,學生將錯誤的字背記以后,將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這種現象在文言文中的變現尤為突出。
(三)創設情境。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單純的讀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還要通過想象走進作者的世界,與其產生情感共鳴。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同時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整體認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其中的情感。比如,在教學《尋隱者不遇》一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想象,并通過創造性的表演展現當詩人詢問童子師傅的去處時童子的反應。有的學生不斷用手摸著后腦勺,滿臉茫然;有的學生故作神秘,微微一笑;有的學生焦急無奈、舉目遠眺……這些表現反映了學生對古詩的理解,通過不同的情景再現,學生真正融入了古詩的意境當中,同時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品。
三、提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的方法
(一)鼓勵學生通過誦讀感悟意境。古詩詞語言精練但意味深長,需要學生通過反復的誦讀來體會個中趣味。詩詞誦讀也不能盲目進行,教師應給予合理的引導。首先帶領學生找出古詩詞的詩眼,以此為中心感受詩句肌理,引導學生感悟個中內涵,然后富有情感地進行誦讀,使詩歌意境直達學生內心。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的誦讀會更加有目的性和畫面感,對詩詞的理解也更加透徹,因而鼓勵學生進行大量詩詞誦讀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為學生創造豐富的情感體驗。古詩詞的意向深遠,對于部分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的詩詞內容,教師要注意加強情感引導,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體會詩中情感,再現詩中描繪的形象,真正地走進詩中。學生與詩詞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在記誦和理解時就會更加容易。例如,白居易的詩《憶江南》描繪了江南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生活的深深思念。詩中“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句是為經典,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筆下江南的美景,可以先讓學生描繪自己眼中的江南,想象春日里的江上風光。學生憑借經驗在腦海中建立景象之后,教師再開始進行詩中語句的分析,學生更容易體會作者情感,在記誦時更具記憶點。
(三)啟發學生聯系實際進行創新。作詩是詩人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以某一事件為原型,進行情感抒發的一種文化活動,從每首詩中都可以找到生活的影子。教師要利用好這一點,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帶領學生找到詩中與現代生活的重疊部分,啟發學生進行創新,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創造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以李白的《贈汪倫》為例,詩中表達的是對好友汪倫前來相送的感激之情,是對情誼的贊頌,而學生之間也有真摯的友情,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以這首詩為范本進行詩詞創作。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對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意義重大,作為語文教育者必須正視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看到古詩詞教學的積極作用,用更加合理有效的手段來進行古詩詞的講授,使古詩詞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