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業教育在我國高校迅速全面開展,承載教學內容、反映教學方法的創業教學資源成為實踐現代創業教育理念的關鍵性問題。在校大學生對創業教學資源內容、形式使用便利性、使用體驗等方面都有其明顯的需求特點。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信息交互工具飛速發展,畢博平臺、精品課程網站、特色學習數據庫等基礎教學資源平臺在各高校被廣泛運用;智能手機、QQ、微信,成為幾乎每個在校大學生的基本信息工具,整合這些教學平臺及移動互聯網信息交互工具,對于改善創業教學資源建設、有效推動大學生創業學習十分有益。
關鍵詞:創業教學資源;移動互聯網;創業學習需求;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9-0204-0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部署,國務院對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創業教育在各高校廣泛開展?!把芯啃詫W習”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任務驅動”教學[1]、“投入學習理論”、“基于網絡的學生自主、協作式學習”等先進的教學理念、理論、方法,被紛紛運用到高校創業教育過程中[2]。任何有效學習的發生都離不開學習資源的保證,尤其在知識快速更新的網絡時代。在創業教育在高校全面開展的過程中,怎樣建設真正全面、有效的創業教學資源并使之得到充分利用就成了關鍵問題。
目前我國各高校圖書館、校園網絡、計算機等硬件條件日益健全,畢博平臺、精品課程網站、特色學習數據庫等被廣泛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領域的研究取得豐碩的成果。要使教育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更好地運用于教育實踐,需要從技術的使用而不是單純的技術開發角度來探討教育教學,需要著眼于技術與平臺的整合運用、而不是單一平臺(如專業數據庫、或者精品課程網站等)或技術的研究,這是現代教育技術更有效地服務于高校創業教育的新視野、新思路。
移動互聯網時代,誰占據了終端,誰就占據了優勢。大學生群體是網絡信息空間中異?;钴S的群體,是網絡社會積極的參與者,更是新的網絡技術手段大膽的嘗試者。目前他們的終端更多被游戲、交友、購物占據,這應該引起教育者的足夠重視:我們的教育應該如何占據廣大學生的終端?如何有效地組織提供學習資源才能更好地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了解移動互聯網信息交互工具的特點,了解學生對創業學習資源的需求特點,對于解決這些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一、在校大學生對創業教學資源的需求特點分析
根據廣東財經大學已經建成的“大學生創業學習特色數據庫”的使用情況,結合長期創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老師所使用的各類教學資源的反饋,以及“大學生創業學習資源需求狀況”調查研究,本文總結出在校大學生對創業教學資源的需求有以下特點。
(一) 創業教學資源內容
1.對大學生創業案例需求強烈。據大多數同學反映,對于大學生自己的創業案例,尤其是本地區、本校大學生的創業案例,大學生以創業為目的的先就業積累經驗的例子對大學生有更加直接的激勵作用和示范作用。
2.要求補充創業失敗案例。目前案例大多是成功的宣揚,而從錯誤中得到的經驗教訓同樣重要,學生希望了解更多失敗的案例。
3.知名創業案例與普通案例相結合。目前大家所常用或者熟知的,大多是成名企業的成功創業案例,同學們感覺這些離他們比較遙遠,因此希望知名案例與普通案例相結合,這更能使大學生從周圍的事例得到激勵與促進。
4.對教學資源的時效性要求較高。在學習過程中,時效性強的教學資料更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與興趣。而如果資料比較陳舊,學生一般缺少興趣。
5.對內容可信度有要求。目前網絡信息異常豐富,在海量信息面前,學生對于信息的真實性有較高要求,實踐教學資源應有明確的出處,讓同學們更加信服。
6.各類大學生創業比賽的資訊對學生吸引力比較大。對于社會舉辦的各種創業比賽,應及時公布,方便有意愿參加的同學獲取有用信息。
(二)創業教學資源形式
1.論文。學生對于期刊網上的創業論文有一定的需求,但非管理專業的學生一般對學術型論文興趣不大,而案例型的論文吸引力相對更大。如果不是老師要求,非管理專業的學生自發去研讀學術型創業論文的可能性比較小。
2.網絡創業信息。網絡信息更新速度快,與現實結合緊密,這類信息比較容易引起學生關注。
3.視頻。視頻包括創業講座、訪談、論壇、紀錄等,其中人物紀錄、訪談視頻的吸引力更大。與其他形式資源相比,視頻資源總體吸引力比較大。
4.圖書。學生對于創業書籍有比較廣泛的需求,經常要求老師推薦,描述性的圖書內容通俗易懂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并讀完,而比較學術的教材或者著作,學生閱讀的興趣會相對降低。
5.學生作品。學生對其他同學的作品展現出比較高的關注度,用學生的作品或者成果來進行教學通常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三)創業教學資源使用的便利性
1.手機閱讀。在調查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希望所提供的學習資料能夠實現手機閱讀,實現在線閱讀、觀看而不需要下載。
2.檢索要求。學生要求對創業學習資源進行地區分類或者行業分類,增加更多檢索路徑;檢索結果除了顯示文章名稱、作者外,增加文章創作時間條目可以對科研成果的時效性有更好的把握;搜索出文章以后,對作者的背景應有介紹;每個分類下的文章應有排序方式可供選擇。
3.訂閱功能。只要讀者訂閱之后,以后有關數據庫的更新或者其他消息都可以直接推送到讀者面前。
4.鏈接借閱功能。學生提出,所推薦的學習圖書應該設計連接學校圖書館藏書的鏈接,方便同學查找相關書籍。
(四) 創業教學資源使用互動
一是引入互動或提問的功能,激發學習和使用網站資源的熱情。二是設計關于資源的評分機制,讓使用者能自由對資源進行評分或者評論,盡可能多地收到使用者的反饋。三是添加討論板塊,強化創業學習氛圍。四是可以增加文章被引用或者是下載的次數,可知道哪篇文章的知名度比較高,便于學生查找。
(五) 創業教學資源使用體驗
1.界面要美觀。學生對資源界面顏色搭配、圖形等都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果能具備相應的特色會更容易吸引學生用戶,例如能夠突出“創業”這一主題的圖片和文字、使用時代感較強的色彩等。
2.在線閱讀速度要有保證。學生大多使用校園網,而網速是影響學生使用資源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資源不能被快速下載觀看,那么學生很快就失去了興趣。
二、創業教學資源平臺的比較
高校在創業教學資源建設過程中,主要的平臺有以下幾種:一是網絡輔助課程或網絡課程建設平臺,二是精品課程建設平臺,三是專門的研究網站,四是專題數據庫。
(一) 畢博平臺
基于畢博平臺的網絡課程或者網絡輔助課程,具備以課程學習為體系的整合資源,圍繞章節學習,提供了課件、課外閱讀文獻圖書目錄及各種拓展性的網絡、視頻資源,教學資源較以往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該平臺具有作業提交與評價、討論等互動功能,許多課程資源能夠較好滿足一般性學習需要。但對于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平臺資源數量與完整性還有欠缺,同時信息服務功能有限,不能提供快速、方便、多樣的檢索途徑,資源利用的便利性受到限制,另外共享程度不高,資源利用有限[3]。例如本校的基于“畢博”平臺的網絡或網絡輔助課程只面向選課學生,而且需要任課教師將學生名冊導入系統,學生才有權限使用資源,這就極大地制約了資源的利用率。同一學科門類下許多教學資源是可以共享的,但以課程為單位的教學資源建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源的整合程度,難以實現資源的充分共享。目前,學校的畢博平臺可以實現手機登錄,但是界面顯示比較亂,不便于查找資料。
(二) 創業研究網站
國內盡管有南開大學、暨南大學、吉林大學等極少數高校開設的創業研究網站,但都不是數據庫意義上的(資源規模數量有限,信息服務功能有限)平臺、并且不是以大學生為直接服務對象的創業學習平臺(創業研究型網站偏向理論研究,主要服務于研究生的理論探索)。社會上許多創業網站,內容偏向實踐,理論層面知識欠缺,知識系統性有限,不能充分滿足大學生的創業學習需要。目前,各網站可以實現手機登錄,但由于沒有專門的手機版本,不方便使用。
(三) 精品課程網站
從國家級到省級精品課程,精品課程都有自己專門的網站,網站上也有不少教學資源,同時精品課程的權威性使其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在吸引力上很有優勢?;谠u估要求,對于課程的教學有完整的架構,教師從中能夠學習課程建設的許多前沿與先進理念。從學生角度來看,由于精品課程建設的周期性,其內容的更新頻率有限,課程資料容量也相對有限。目前精品課程網站可以實現手機登錄,但由于沒有專門的手機版本,同樣不方便使用。
(四)專業特色數據庫
特色數據庫是具有文獻和數據資源特色的信息匯總,通常是建設單位建立的、滿足自身特別需求的文獻信息資源庫,一般由圖書館來建設,也有圖書館與其他單位共建的。借助專業特色數據庫來進行教學資源建設,首先,實現教學資源集中,滿足學生個性化和專業性的學習需求;其次,可以通過廣泛收集與積累,實現教學資源內容的極大豐富,從內容到形式的豐富多彩,有助于增強教學資源吸引力;再次,可以有效地實現共享,提升資源效益,作為獨立的數據庫,可以多重服務,充分共享;最后,數據庫功能全面,可以提供全文檢索,能夠滿足大容量數據和多用戶并發的要求,同時提供了多種檢索手段[4],但入庫信息需要逐條進行下載、命名、標引等加工才能夠進行檢索等,信息加工量巨大。目前基于學校圖書館數字平臺的專題數據庫可以實現手機登錄,但是界面顯示比較亂,不便于查找資料。
三、大學生普遍使用的移動互聯網交互工具
(一) QQ
QQ平臺上可以建立討論組、Q群。Q群可以發布公告(僅群主)、發表圖片、發表文件(文字、視頻)、群共享可以實現文件的存儲。討論組與Q群功能接近,但是沒有文件的存儲功能,所分享的文件如果沒有及時下載,文件會失效。Q群是永久的群,有什么事都可以隨時聯系,可以把不是你好友的人加入群,只有具有資質的會員才可以創建;Q群成員規模可以達到200人。QQ討論組是一個人數上限為20人的臨時性對話組,討論組只能選擇你的好友來討論某問題,只能從你的好友中選擇好友參加討論組,但討論組是每人都可以建的,7天討論組沒人發言后系統自動解散。QQ平臺可以實現良好的互動功能,目前幾乎所有在校大學生都有自己的QQ號,而且學生經常通過手機登錄。
(二) 微信
微信平臺可以由微信公眾號、朋友圈、聊天群幾個途徑來發布消息與內容(文字、圖片、視頻)。聊天群功能與Q群相近,人數上限是500,它具有良好的互動功能,但不具備Q群的共享功能,如果有好的內容在聊天群分享,后面的讀者需要爬樓尋找。朋友圈具有廣泛的信息發布功能,但只有個人好友才能夠看到信息,朋友圈也可以通過評論實現互動。公眾號申請目前需要綁定銀行卡才能夠開通,它具有廣泛的信息發布功能,只要關注公眾號都可以收到所發布的資訊。目前學生中廣泛使用微信,而且都建有自己的班群,作為日常消息發布的主要渠道。
四、創業教學資源建設的改善與平臺的整合運用
(一)增加資源吸引力,推動創業學習
1.豐富資源內容。第一,加強案例收集。圍繞大學生創業、廣東大學生創業、廣財大學生創業,廣泛收集相關資訊,提高資源的針對性與吸引力。第二,增強視頻收集。針對上面的調研結果,下載與創業密切相關的紀錄性、實踐性強的視頻,如“贏在中國”“人物”(創業)等。第三,加強學生作品收集。大學生會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研究性、探索性學習,進而完成各類作業、報告、論文等,同時還會參與各類學科競賽,其中都不乏優秀的作品與成果,這些作業、作品經收集整理存儲,都可以成為非常受歡迎的學習資源。
2.有效拓寬教學資源生產、建設路徑。一是注重學生的作用。在教學資源的建設過程中,重新審視學生在教學資源建設中的角色與作用,使學生利用教學資源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資源,如可以引導學生將優秀作業與參賽作品作為資源進行收集與共享。二是發揮校友的作用。以工商管理學院畢業生為例,畢業生大都活躍在企業、創業領域,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分享。通過關注他們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公眾號,可以保持與他們相同的職業、創業敏銳性,提高高校教師的社會專業信息更新速度。三是加強老師的合力。所有的老師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通過互相關注,也可以更快得到高質量的專業網絡資訊。四是關注知名專業人士的微博或者公眾號。創業領域有許多知名的企業家與投資人,他們大都有自己的微博或者公眾號,例如李開復的微博微信公眾號會經常提供創業領域各類新鮮資訊,得到廣大粉絲的長期關注,這些都是很好的信息來源。
(二)整合平臺功能,推動創業學習
1.建設整合創業學習特色數據庫。當前創業教育在各高校廣泛開展,承擔教學任務的老師眾多,創業學習特色數據庫可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以下作用:首先,能夠滿足創業教學資源規模化要求。學生知識背景存在差異,個人的創業學習需求也不盡相同,教學資源的建設應該力求實現大規模教學資源的集中存儲,滿足個性化和專業性的信息需求。數據庫在資源存儲空間方面有保障,可以在數量的基礎之上,實現資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更好地增強教學資源吸引力。其次,實現高度共享。一是不同任課教師之間、師生之間、不同高校之間的高度共享,二是與相關課程建設、學科建設的共享。在數據庫建設基礎之上,如相關精品課程網站、畢博平臺需要,通過簡單的鏈接方式,就可以實現資源的轉移,方便各類教學及評估的需要。再次,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功能。教學資源建設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資源的收集、展示與陳列這樣一個層面,如果不能提供快速、方便、多樣的信息服務功能,將極大限制資源的利用程度。為提高資源的利用水平與利用程度,特色數據庫需要能夠提供全文下載,同時還有多種檢索手段。
2.用好畢博平臺。畢博平臺能夠保證課程學習的系統性并提供討論交流平臺,畢博平臺以課程教學為主線,提供課程學習指導,布置有關作業與任務,同時實現在線測試、討論等。許多評估都基于這一平臺,精品課程網站與畢博平臺可以實現對接,通過畢博平臺網絡課程建設,起到一舉兩得的功效。畢博平臺提供實時的課程學習指導,所以展示的信息應該有周期性的更新,對每章節的學習有指定的閱讀材料。畢博平臺提供了討論版塊,可以讓學生充分進行思想碰撞。
3.利用好微信平臺。微信平臺上有豐富的即時資訊,而學生目前以班為單位的微信群已經全面形成,老師可以快速通過這一平臺的聊天群、公眾號等收集并傳播有關資訊,充分滿足學生手機閱讀及信息時效性的訴求。在微信平臺獲得好評的資源,如需要進一步討論,則可在畢博建立論壇充分探討,好的資源可以進一步加工,存入數據庫,供反復使用。
4.充分使用Q群平臺。目前Q群成為選修班級、臨時學習團隊理想的交流空間。選修課程的學生來源分散,組建微信群的難度比較大,微信聊天群對于學習資料的推送有一定限制,提供的學習資料會被后面的聊天記錄淹沒。因此可以充分利用Q群,建立臨時學習空間,各種小的學習團隊在組建微信群的同時都可以利用Q群的文件共享功能,來推動團隊的運作,需要做的是微信的信息要轉到QQ上,這樣信息才能夠分享。
參考文獻:
[1] 胡桃,沈莉.國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對我國高校的啟示 [J].中國大學教學,2013(2):91-94.
[2] 房國忠, 劉宏妍.美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及其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6(12):41-44.
[3] 夏亮.高校教學資源整合與特色數據庫建設初探 [J] .科技創業月刊,2012(5):106-107.
[4] 喻志娟.關于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與服務的思考 [J] .圖書館,2012(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