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環
摘要:對于中職學校而言,其課程教學體系的設定主要圍繞人才培養目標而來,在培養學生扎實的應用技能的基礎上,文化基礎知識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而當前的學校教育主要還是以課堂教育為主,因此,依托于課堂教育教學過程,追求卓有成效的結果成為了廣大教師不懈努力的方向。而結合當前中職學校教學環境與被教育對象的實質,要切實做到保證數學課程的教學實效并不容易。筆者在洛陽幼兒師范學校擔任數學課程教師多年,結合實踐經驗借本文簡短表述關于如何有效提升中職學校數學課程教學實效的觀點。
關鍵詞:中職學校;數學課程;教學實效;提升思路
一、前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職學校的存在與發展給了大量文化課學習成績一般甚至較差的初中走進更高層次學校進行學習的機會,而很多學生被動地被家長送到學校讀書,這些也對學校教育教學的開展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其中最顯著的問題就在于生源素質逐年下降,學生自律性較差,教師在想辦法創新與改革教學過程的前提下,還要花很多的精力約束學生的行為,盡可能讓他們收獲知識。如何在被教育對象的實際基礎上,不斷調整教育教學理念,打造出更加符合被教育對象實際的方法與手段,成為了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問題。
二、當前中職學校數學課程教學現狀概述
首先,從當前中職學校所招收學生的綜合素質情況來看,很多學生普遍存在數學基礎知識薄弱與綜合應用能力較差的情況。與此同時,一些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沒有培養出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運算等基礎能力也相對較差,考試成績差使得他們往往對數學課程的學習存在有畏懼心理,進入中職學校學習也是別無選擇的退而求其次。
其次,從學生的學習習慣來看,在義務教育階段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和思考習慣,對于知識的形成與應用沒有形成有助于知識鞏固與形成的基礎。帶著這樣一種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進入中職學校,即便沒有升學壓力,無法收獲知識,掌握技能,必然不能在社會上立足,而作為我們洛陽幼兒師范學校這類定位于培養幼兒教師的中職學校,學生數學基礎知識不牢不僅不利于自身知識體系的建立與鞏固,更會貽誤下一代幼兒的學習與成長。
再次,從廣大教師的工作實際來講,由于很多學生學習基礎差,甚至在依據所學專業分班教學的情況下,很多學生往往都非常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而把數學等文化基礎課程當成了副科。久而久之,就開始呈現出了非常不理想的課堂教學情況。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睡,或者做著自己的事情,雙方只是在非常默契地完成一個形式化的工作。即便有些教師去約束學生的行為,還往往招致矛盾在課堂上呈現出來,容易使教師陷入一種尷尬境地。這樣一來,就使得很多教師也開始學會了敷衍了事,學科本來就沒有硬性教學目標要求使很多教師沒有感覺到教學壓力,加之學生素質和配合程度較差更讓教師放松了對數學課堂的管理力度。這樣一來,教師實際上也就降低了對自身的要求。
三、提升中職學校數學課程教學實效思路分析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相當一部分中職學生學習成績較差,而數學課程本身除了公式、定理就是枯燥的符號和費時的運算,更讓一些學習成績本就不好的學生提不起興趣愛好。鑒于此,筆者認為,當代中職學校教師要經常與學生打成一片,以朋友的姿態了解學生真實的想法,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對于知識掌握不牢,應用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根據其能力水平多對其進行鼓勵性評價,對于后進生來講,即使是很小的進步,教師能夠給予及時正確的評價和表揚,必然能夠很好地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優化教學方法。
優化教學方法,必須充分體現現代教學理念強調的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立足于教學實際,以學生為主體,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恰當地教學方法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把課堂變成師生共同創建的場所,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參與者,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殿堂,筆者認為,主要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創設符合學生心理需要的教學情境。
無論學習什么,都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學進、學好、學透的目的。因此,中職數學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應當時刻關注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迎合學生心理需要的教學情境,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這點意義上來講,教師應當創設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克服畏懼數學的心理。使學生既有敢說敢問的勇氣,而又不感到緊張和壓抑。平等對待學生,讓師生溝通的渠道暢通無阻,這樣,學生才能在快樂中學習。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要想讓學生得到學習的樂趣就要求教師不能只根據教案在講臺上獨奏,課堂教學最大的特點是教與學的相互交替,在交往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起主體作用的是學生。課堂是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場所,教師不能只傳授知識,還應當結合自己的教學把獲得這種知識的方法、思考問題的策略也傳授給學生,使學生不僅通過教學獲得知識,也獲得認識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才能學會學習,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權利,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久而久之,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就會激發出對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3.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備課,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數學本身不是數學符號,它有豐富的內涵,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把所學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要提倡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一有效手段。
四、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當代中職學校數學課程教學任重而道遠,作為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課程之一,教師應當努力做到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靈活采取相應的方法圍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教學,才能切實提高中職數學課程的教學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