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仁圖雅
摘要: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程是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中最重要的課程。但是職業學校對計算機實訓課程并沒有受到重視。本文首先提出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從四個方面提出能夠有效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有效教學
引言
計算機實訓課程相對于其他計算機課程來說,是一項操作性較強,課程性質較為枯燥的課程。但是,計算機實訓課程也是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中最為重要的課程之一。為有效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從計算機實訓課程問題為切入點,提出了提高課程教學目的、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和完善考核制度四種方式提高計算機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已經大力發展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職業學校中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也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但是就目前我國的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程而言,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程依舊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教學質量,降低實訓課的實際效果。首先,計算機實訓課程的教學觀念不足。學生和老師對于計算機實訓課并不重視,還是習慣于在課程上進行理論講授,忽視了對于時間動手能力的培養,這樣就嚴重導致計算機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降低。然后,計算機實訓課程的課堂安排時間不夠。相對于理論課程,計算機實訓課的課程時長并不充足,學生在實踐課程上進行實際的課程操作的時間不夠,學生無法通過實踐提高自身計算機操作水平,也無法通過實踐實際感受計算機操作的要求。這樣也嚴重導致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偏低。所以,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程在實際的課程中,教學質量并不高,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二、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方式
(一)促進實訓項目的有效性
在目前我國的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中,最需要改善的問題就是明確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教學目的,學生培養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加高效的接受企業計算機操作要求。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學校中適應企業的計算機操作要求,培養學生的時間動手能力,減少學生在實際就業后與企業的磨合時間。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就業,是非常有幫助的。這也是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最終目的。基于這種情況,學校應該與企業進行聯通,讓學生實地感受企業的要求,并讓學生提前感受就業環境,讓學生能夠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進行更高效的課堂學習。
(二)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優化實訓課教學方法
提高老師的專業素質,改善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教學方法,是直接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方式。一般情況證明,老師的職業技能水平能夠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相對于職業學校計算機老師來說,老師應該保持對于知識的掌握水平,要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學習新型的計算機技術。老師還應該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對于課堂的掌握程度,提高教學水平。另外,學校也應該大力支持計算機老師,給予老師到企業中實踐的機會,先讓老師實地感受企業中計算機實踐的要求,再讓老師進行課堂教學,可以顯著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夠更加高效的接受企業要求。優化課堂教學方法也需要老師通過對課堂教學環境進行觀察,并積極吸取不同的教學經驗,結合課堂教學情況,選擇更適合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教學模式。然后再不斷改良適合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教學方式,探索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不斷的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要保證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有效性,可以采用培養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方式,創建更好的課堂學習環境,從各方位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老師在計算機實訓課堂上首先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興趣的推動下,會時刻保持學習熱情,從而進行更加專注的課堂學習,保證課堂的學習效率。老師在課堂上可以采取比賽的教學方式,例如打字、編輯排版、電子表等計算機方面的專業技能競賽,這樣就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更加高效的課程學習。老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用計算機操作的簡便性和多樣性,創造屬于學生的計算機作品。在一般情況下,學生往往只能夠進行比較機械化的操作,這就導致課堂變得異常枯燥,學生的學習狀態變得非常低下。利用課堂培養學生的學創新能力,就可以讓學生自行使用計算機,從而讓計算機實訓課富有趣味,讓學生更加樂意于上計算機實訓課。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創設一個有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氛圍下,進行高效的課堂學習。
(四)完善考核體制
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有效教學,能夠采取的最有效方式是完善考核體制,建立更加全面有效地評價制度。以往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考核方式是采用課堂成績和課堂表現課后作業的方式評分,這種評分方式具有較大的缺陷,無法有效地約束學生,讓學生進行高效的課堂學習。所以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可以采取開放性教學評價的方式。老師不應該只通過一次課堂考試或者一次課堂作業就對學生的實訓課進行評價打分,而應該從課堂開始時就對學生進行考核,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態度、知識掌握程度、實踐動手能力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教學評價。同時,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也應該對學生的課堂狀態觀察并做好記錄,將記錄也作為學生的考核依據,這樣就能進行公正公平且客觀的評價,讓學生在課堂上受到更多的約束,從而進行更加高效的學習。
結語
計算機實訓課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理解程度。相對而言,計算機實訓課也決定了學生的就業狀況。所以,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是目前我國職業學校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所以,職業學校計算機老師也應該不斷尋找更多能夠有效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的教學質量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任海燕. 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有效教學探討[J]. 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3,(22):120-121.
[2]史治博. 淺談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訓課程改革[J].科學與財富,2013,(11):91-91.
[3]李懷陽. 淺析如何提升中專院校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J]. 魅力中國,2017,(40):51.
[4]顧加盛. 職業學校德育課課堂教學有效性之探索[J]. 江蘇科技信息(科技創業),2010,(12):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