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坤
摘要: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分為系統內部的和系統外部的兩個方面。其中系統內部的因素主要有: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活動過程的因素、課堂物理條件的因素、課堂社會條件的因素;而系統外部因素主要有:學校的制度、學校的風氣、學校的資源條件、社會風氣的影響等。但是,這些影響因素中大部分不是我們作為語文教師所能控制和改變的,我們所能控制和改變的就是課堂教學中的兩個主要因素——教師因素和學生因素。本文主要討論這兩個因素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育思想;教學理念;有效性
一、教師因素
(一)教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受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直接影響,因此,語文教師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和先進的教學理念。時代在變化,課程在變化,課程理念也在變化,語文教師要在新時代、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導下做到自身的與時俱進。新課標要求教師要與語文課程同步發展,“教師要努力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繼續學習,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要認真讀書,精心鉆研教科書,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實現教學相長。”教師是否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直接表現在教學方式上,是否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注意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學習,這都會影響學生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培養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師的專業素質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專業水平方面
初中階段是各方面知識的積累階段,字詞、修辭、語法,優美句子的賞析,主旨情感的把握等都需要語文老師的引導、點撥,作為引路人的老師必須精通現代漢語,掌握古代漢語,還應了解歷史、地理、音樂、美術等知識,甚至新科技方面的知識,因為初中生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如果語文老師也了解相關的東西,那么就容易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總之,語文教師必須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
2.語言表達方面
語言表達能力首先體現在普通話上,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是每一位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這對學生而言,本身就能起到示范作用;其次,教師的表達要清楚簡潔明了,初中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有一定的限制,語文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清楚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如果表達不清,就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再次,教師講課時還要注意聲調的高低,講課聲調要抑揚頓挫、高低起伏,需要突出強調時,要提升語調,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平淡如死水一般。
3.書寫能力方面
書寫主要體現在板書上。有些老師不重視書寫,寥寥草草。殊不知模仿是學習的第一步驟,老師的書寫是否規范整潔,直接影響學生的書寫習慣。所以,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播者,語文教師要字跡規范,書寫工整,版面整潔有序,這樣也能引起學生審美上的愉悅。
(三)教師的經驗和風格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是一個活動性很強的活動,而由于初中生仍然處于生性好動的年齡段,有的甚至調皮搗蛋,會給課堂帶來很多意外狀況。正如有經驗的舵手才能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自由掌握船只的航行一樣,有經驗的老師才能駕馭課堂上產生的各種突發狀況,才能在精靈古怪的學生面前游刃有余。只有掌握課堂教學規律,摸準學生的心理,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除了經驗,教師的風格也能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同教學風格的老師利用自身的特點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筆者曾聽過一節課,授課老師既沒有洪亮的嗓音也沒有鏗鏘的語調,但她性格活潑可愛,于是她就采取生動活潑的風格授課,文章內容用她甜美的聲音讀出來,像娟娟細流,特別溫馨純美,學生很容易被拉進她所營造的意境中,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
二、學生因素
(一)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狀態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更傾向于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如果學生喜歡語文課,那語文課堂教學就會非常順利。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精神狀態有密切的關系。例如:講到小說一類的文章,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能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精神狀態就非常好;有的學生對詩詞歌賦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摘錄和背誦一些名言警句;還有的學生喜歡寫東西,所以一到作文課,他們就很興奮,寫起來也很認真。這都是有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決定的,作為語文老師,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點,挖掘他們的興趣點,讓學生喜歡上課堂,學生想學,愿意學。
(二)學生的學習方法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提高效率的保證,方法得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事倍功半,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筆者曾經遇見一位學生,學習非常認真,課本筆記上面密密麻麻,但是每次考試成績卻不突出,自信心一點點受到打擊,自己也很苦惱。經過了解發現,他只知道記錄老師講課的內容,背誦所記錄的知識點,卻從來不思考總結。很明顯,只知“死記”而不“活用”的學習方法是其學習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同樣,筆者也發現,凡是成績優秀的學生,都會在課下歸納總結自己的筆記,做到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當然,絕對好的學習方法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學習規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師生關系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初中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還不足,學習的目的性也不夠明確,更容易受感情因素的影響。筆者在跟學生交流中也經常感受到某某同學因為喜歡某個授課老師,就很認真的學習某一科目,只要是那個老師上課,就會很認真的聽講、做筆記,課下也積極鞏固知識,按時完成作業,但凡這個老師交代的任務,都會不折不扣的完成,學習成績自然也很優秀。所以,作為任課老師,跟學生處好關系是十分必要的,要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必要的時候改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更容易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