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桂蘭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初中教育制度持續改革,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關注與重視,而個性化培養成為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全新要求。體育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結合其體質,完成個性化教育。本文以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策略為核心的研究內容,從幾個不同的方面加以展開論述和分析,以期有效提升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初中教育;體育與健康;個性化特征;培養策略
當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意識到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為了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體育教師應該深入了解不同學生各自的情況,積極開展差異化教學,完成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任務。為此,系統思考和分析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策略顯得十分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踐價值。
一注重多樣化教學方式的應用,實現對學生個性化教育
長期以來,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老舊、單一,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影響到學生個性的發揮。為了實現對初中學生的個性化教育,改善從前體育教學的不良狀況,教師應該注重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愛好,設計教學內容[1]。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競爭激烈的運動——羽毛球”這節課的時候,可以把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采用不同組之間比賽的形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使學習積極參與到其中,提高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并借助比賽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到體育運動的對抗性與競爭性特點,并在此過程中掌握羽毛球的相關知識,增強學生個人的體質,實現個性化教育。
二構建合理化的評價管理系統
基于增強對初中學生個性化培養效果的目的,需要構建合理化的評價管理系統。針對學生體育課學習情況進行合理評價,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狀況。上述評價管理系統涵蓋了體能素質、思想認知、運動技巧、協作能力以及學習表現等。進行具體的評價時,應該采用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以教師、學生等作為主要的評價對象。從前針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過分看重結果,導致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所以,進行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過程當中,需要參考其在運動方面的進步情況以及平時學習的態度及表現,給予學生適當的贊揚與激勵,提高其自信心,凸顯其自身的個性優勢,為培養全面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構建合理化的評價管理系統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強對學生個性化特點的有效把控
為了提高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效果,完成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任務,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個性化特點的有效把控。教師在開展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融入個性化教育,深入掌握不同學生的個性情況,無論是年齡性別、身體素質,還是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均需要教師充分掌握,并據此制定出針對性的訓練和教育計劃,幫助學生拓展發展的空間[2]。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及時掌握其學習的情況,便于改進和完善教學策略,有利于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體育對健康的作用”一課的時候,可要求學生上講臺進行演講,說一說自己對于體育帶給健康作用方面的看法,并向大家介紹自己平時都喜歡做哪些運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踴躍進行發言。如此,不僅體現出學生的個性,而且也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到不同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情況,進而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對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興趣。
四結論
從本文的闡述和分析當中,不難看出,系統分析與思考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方面的策略顯得尤為關鍵,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實施價值。本文將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策略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從以下幾個不同的方面進行了闡述與分析:注重多樣化教學方式的應用,實現對學生個性化教育;構建合理化的評價管理系統;加強對學生個性化特點的有效把控。希望此次研究與分析的內容和結果,能夠獲得相關初中體育教師工作人員的關注與重視,并且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和幫助,以便增強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實際效果,進而推動我國初中體育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侯正斌.淺談當前初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學生個性化的培養[J].讀寫算:教師版,2018,125(120):1125-1126.
[2]李輝.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198(125):1370-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