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品德素養都處在學習階段,小學生還未產生扎實的基礎。而語文教師的課堂任務不僅僅是完成小學書本上給出的教學內容,還需要對學生內在的品性教育進行深入的思考。網絡的發展愈發成熟,小學生既可以從中受益也可能受到蠱惑與感染,因此語文教師需要糾正的內容也變得更加繁雜。對此,如何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指導,提供幫助則是語文教師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本篇文章中討論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研究
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道德素質都是語文教師需要加強規范的內容,但是課堂的教學任務依然是教師的重點教學目標。語文教學由多項內容組成,詩歌,寫作、閱讀、字詞積累等都是語文教師重點教學內容。如何協調好各項內容的學習,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需要語文教師仔細捉摸,認真規劃。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自主性都是影響語文課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篇文章中,筆者不僅要從教師的教學方式討論,還要從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行深入的分析。
一、 完善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氛圍
1. 以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雖然繁多,但是通過語文教師的合理規劃與安排,也可以呈現出有趣的課堂。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不同的游戲形式進行展現,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解放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對語文教學的好感度。例如,在進行成語積累的環節中,語文教師可以在學期末之前的檢測中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抽查,將成語按照四季進行劃分,以此讓學生進行默寫。具體的如語文教師要求學生寫出書本上描寫春天的成語,學生可以書寫“春暖花開、春意盎然、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春和景明、春花秋月、春暉寸草、春回大地”等,然后以此為例再要求學生寫出書本上提到的關于夏季、秋季、冬季的成語。這種檢測方式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是卻可以從學生的默寫情況中掌握學生的積累程度和學習積極性。而且這種帶有游戲色彩的默寫方式可以減輕學生的緊張心理,便于發揮學生的真實水平。
2. 語言和肢體相互配合增加課堂互動
課堂上,語文教師務必要注重學生心理的變動,而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則是有效掌握學生心理變動的途徑之一。無論是語言的互動還是肢體的互動都可以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任何動作,這樣才能及時制止學生的不當行為,穩固課堂秩序。小學的語文教科書主要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簡化知識點的難度,便于學生理解。但是書本教材只是起到輔助作用,語文教師的講解才是課堂的中心。語文教師在課堂講解時就要注重肢體語言的重要作用。恰當的肢體語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的含義,了解作者的思想。例如在學習關于春景的文章時,語文教師在朗讀的過程中除了要加上自己的特殊語氣以外,也要適當加上一些肢體動作和神態變化。教師可以用手掌向上揚起的動作向學生展示朝氣蓬勃,用握緊拳頭向下沉的動作表達力量和恢宏。總而言之,在朗讀的過程中,面部神態的變化再加上肢體的動作可以更好地傳播知識點,促進學生對情境的感悟。
3. 結合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語文課堂有效性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語文教師在完善教學計劃的過程中要將多媒體教學法考慮在內。掌握多媒體的基礎操作,了解多媒體的多樣化功能是實現多媒體教學法的前提。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投影和音頻效果來幫助學生完成教學學習。例如在進行低年級的學習時,學生會學到許多和數字有關的知識點,如宋代邵康節所作古詩《山村詠懷》:“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語文教師在學生朗讀過后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播放一些水墨畫,讓學生用眼睛去觀察圖畫,并且配上古詩誦讀的背景音頻,讓學生在視聽結合中了解古詩的趣味,掌握數字的大寫。
二、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自主性
1. 鼓勵學生發言,提高學習自主性
由于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為薄弱,所以語文教師對課堂紀律的要求更加嚴格,學生的發言也受到了限制。事實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才是提高語文課堂有效性的正確思路,關鍵在于語文教師如何控制學生自由言論的程度。語文教師應該以親切的口氣向學生發問,并且主要以提示的方式引導學生說出答案,而不是直接向學生拋出難題,接著是沉默著等待學生舉手發言。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自己指定學生回答問題。語文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推斷學生是否會回答這個問題,然后指定自信滿滿的學生進行回答。無論學生回答的對與錯,教師都要進行鼓勵,回答錯的可以先表揚學生勇敢,然后糾正錯誤點,回答對的學生號召班級學生進行鼓掌,豎拇指。
2. 小組合作探討,激發思維能力
雖然小學生的語文基礎較為薄弱,但是每位學生身上仍然會存在各種優勢。學生需要自由發揮的空間,自己思考。語文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自主性學習的機會,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討論的話題,例如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給出一個漫畫的題目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歸納出漫畫中所啟示的要點。經過五分鐘的探討后,語文教師再逐步揭示正確答案,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 結束語
由上述內容可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出發。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素養較為薄弱,語文教師應該將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下去感受語文的魅力。首先,語文教師需要完善課堂教學方式,以游戲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注重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此外,語文教師也需要從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出發,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鍛煉自己的膽量,并且組織小組討論,以此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外在的幫助與內在的升華相互搭配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吳冕.建構有效課堂,體味語文魅力——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J].新教育,2015(08):62-63.
[2]沙水花.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有效性探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范兆燕,山東省泰安市,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華豐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