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初三年級學生實現分層以后,如何有效提高基礎班學生的英語成績成為了英語備課組的一個難題。本文通過對這一群體學生的成績背后的原因進行剖析,嘗試從心理交流技巧和教學方法調整兩方面來幫助學生們培養英語興趣,最終水到渠成提高英語。
關鍵詞:英語基礎班;學習問題;心理傷痛;教學策略
一、 前言
初三階段為了讓英語教學更有成效,英語備課組將分層更加細致,英語基礎班人數更加集中,控制在25人左右。分數相對集中在及格線上下。這些學生英語成績都偏弱,但個體表現又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幫助這些學生在初中最后一年達到量的突破、質的飛躍對每一個英語老師來說都是一個大的挑戰。要實現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得找到學生英語成績不好的內在和外在原因。
二、 初三英語基礎班學習問題探究
對于基礎班的學生,通過課上觀察、單個或群體約談以及作業交流,發現他們學不好英語的困惑概括起來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心理因素,另一類是學習方法因素。
第一,心理因素具體表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曾經對英語熱愛過,但后來在英語學習中受到過挫傷。有好幾個同學都說自己小學剛學習英語時很有興趣,能跟上老師的步伐,而且當時英語還很好。后來因為參加社會上各種比賽,發現自己英語很不理想,跟很多同齡人差距很大。因而很受打擊。覺得自己在英語學習方面沒有天賦,因而逐漸對英語失去了興趣。
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缺乏興趣。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反映自己對英語學習知難而退,單詞、語法、閱讀聽力等等很是頭疼。有好些同學各科在年級里都處于年級后面,思想渙散,對任何跟學習相關的知識都提不起興趣。一上課就想開小差發呆或是干脆做自己喜歡的學科作業,長此以往,英語越來越成為不可逾越的坎。
第二,學習方法因素具體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苦學無助,進而放棄。部分同學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付出,但總是覺得自己單詞怎么也記不住,語法沒有系統的概念,很迷糊。句子不知如何表達。對于英語自己是愛過,恨過,經過多次折磨,最終覺得付出得不到回報,唯有放棄,情形敘述盡是悲壯。英語學習不能持之以恒。一段時間心血來潮,專心學一陣英語,英語成績有了起色。過一陣子覺得某個語法點難,然后暫時擱淺。這樣一來,英語時好時壞,對英語知識的掌握不夠系統,英語學習時常感到迷茫。
三、 英語基礎班教學策略制定與實施
根據新課程標準,初三學生有較明確的學習動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自信心。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并參與討論。能就日常生活的相關話題與他人交換信息。能讀懂相應水平的讀物和報紙、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能根據提示獨立起草和修改小作文。中考英語改革也一直在朝著重語言應用的方面發展。在中考試卷中,逐漸增加聽說的分量。所以在初三教學中,我們應該以課程標準為指揮棒,實施初三一年的整體教學。為了解決這些學生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傷痛”,首先需要找到激發他們英語學習興趣的點,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讓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看到希望,感受到樂趣,愿意跟著老師一點一點地學。另外,需要因材施教,在教學方法上進行調整和嘗試,找到最適合他們這一群體的教學方法,最終幫助他們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
為了解決他們的“心理傷痛”。我決定嘗試下面方法:
第一,安排好學生談話時間表。我首先通過調查,了解各個同學的興趣愛好。為下一步約談學生做好鋪墊。了解了學生情況以后,我定期約談學生,或談他們的興趣或談他們的生活點滴,讓學生內心接受這個老師,喜歡上這個老師,心靈感到溫暖,感到有人在關注他的學習生活。我想只要學生能與老師交心,那么英語學習就指日可待了。班上有一個學生特別不愛學英語,我了解到他幾乎每天都會在家打英雄聯盟游戲,而且打得很好。平時上課不是睡覺就是看游戲相關的書籍。了解這個情況后,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做了英雄聯盟的工作。把游戲了解了個透,并對里面常出現的單詞做了積累。談話那天,他一開始很拘謹,當我說今天只和他談游戲時,他感到很驚訝。后來的談話很開心,他很高興,他說原來老師也喜歡玩游戲,我們有共同的話題。當我問到他會里面什么單詞時,他說只會說游戲相關的單詞,像mission complete, game over等。我對他知道mission complete大加贊賞,說很多學霸都不一定能知道這么高級的詞。跟他聊天很愉快,后來我跟他聊到游戲當中很多他不大明白的詞匯時,他的眼中滿是羨慕,我說你愿意跟著我學好英語嗎?他表示愿意。就這樣我們一起制定了具體的學習計劃,每天突破詞匯和閱讀等相關內容,他接受并愉快地加入到學習英語的行列中來。
第二,爭取每天表揚一半的學生,幫他們找到自信。要表揚學生,不能空泛地表揚,那樣太敷衍。表揚一定要具體生動到位。所以在課堂上一定要創造給孩子表現的機會,讓學生能感覺到實實在在的進步,感到那份表揚是真實可靠的。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在課堂上需要多給同學們搭能夠得著的臺階,給他們受表揚的機會。為了鼓勵學生參與到活生生的課堂中,課堂形式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創設,
為了幫助學生們找到解決學習方法帶來的困惑,我從下面兩方面來實施:
第一,精選教學素材,降低教學難度,優化教學方法。把周一到周五的課程做好細致安排,從詞匯、閱讀、聽力到寫作等,每天細化內容,讓學生學習英語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矢。詞匯教學按照難易程度從趣味記憶單詞比賽、單詞迷宮到句子大比拼,讓同學們在各個層面上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自信。閱讀課程引入有聲閱讀資料,從選材上讓學生喜歡上內容。聽力課上加入視頻資料,將各種課型降低難度,提高樂點,消除學生心中的顧慮,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提高,得到表揚。
第二,分層指導,作業實現統籌化與個性化相結合,倡導私人定制。分層以后,學生的情況也不完全一樣。有些詞匯部分不錯,閱讀能力弱;有些卻是聽力水平好,寫作水平低。為了讓每個同學能有最大化收益,對于他們的作業,也需要做更細致的定制。發揮其各自的優勢,不斷彌補他們的弱項。
四、 教學后記
實施這些教學策略以來,同學們明顯對英語的熱愛程度增加了。對英語課不再那么排斥。相當一部分學生表示自己對英語學習已經很有信心。同學們的英語成績也得到提高。
中考英語改革在不斷進行當中,我們的教學也需不斷革新和調整。學生們英語成績的提升和英語能力的突破是每一位英語老師不斷進步的動力。
作者簡介:李偉清,北京市,北京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