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元化評價體系既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又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兼顧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兩種評價方式的有效結合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詞:多元化評價;大學英語;學習興趣;應用能力
一、 引言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大學英語課程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課程,社會所需的人才對英語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重視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這就需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加大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力度,在重視單一的期末考試這種終結性評價的同時,同樣重視學習過程這種形成性評價,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一環,它能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實際應用能力。
二、 單一終結性評價的弊端
傳統單一的終結性評價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期末考試成績只能說明學生該學期對于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在該學期中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學習態度、表現與進步。因為這種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會使學生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應試技巧上,從而忽視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二是違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成績參差不齊,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差,如果只采用單一的終結性評價去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樣,不僅對學生有違公平,而且還會打擊英語基礎差的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與進取心,使他們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與動力,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無法進一步確立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因此,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要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人才,就要徹底改變傳統的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模式,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
三、 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優勢
大學英語多元化評價體系就是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形成評價注重的是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實際運用能力,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評價,能夠全面體現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課堂表現與進步情況,從而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并能隨時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來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與目標,教師也能夠做到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而終結性評價主要是每個學期期末進行的期末考試,是對每個學生在該學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注重的是對基礎知識與技能掌握的檢測。多元化評價體系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期末考試總成績中,形成性評價占50%,終結性評價占50%,形成性評價包括:考勤(8分),作業(8分),小測(8分),課堂表現(8分),口語測試(8分),英語角(5分),網絡自主學習(5分)七部分組成。終結性評價為期末考試評價,終結性評價主要包括六部分內容:按總分100分算,聽力(25%)、閱讀(20%)、詞匯(20%)、選詞填空(10%)、翻譯(10%)和寫作(15%)。
形成性評價中有兩項主要課外教學活動:(1)英語角。英語角是由外籍教師、英語教師和全體公外學生共同參與的一個英語課外活動。依據分級教學班級的劃分把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級別,即A級、B級和C級。根據分級教學,安排A級班的學生參加A級,B級班的學生參加B級,C級班的學生參加C級。A級的學生可就老師給設定的一些話題展開自由對話交流,B級的學生圍繞課文中重點短語與句型進行句子聯系,C級的學生英語基礎比較差,以由教師領讀課文中的單詞為主,糾正學生讀單詞時的錯誤讀音,從練習正確發音開始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進步情況,自由選擇級別,評價的結果以過程參與為主,并以參與程度、次數作為英語角評定成績的主要依據。(2)網絡自主學習。在正常課堂教學活動外,增設英語網絡自主學習,學習內容為《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學習時間為每周一次,學習地點為學校英語網絡自主學習室,成績評定由計算機自動合成,并按5%的比例計入期末總成績。這不僅大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性評價這種重過程輕結果的評價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得到訓練與提高。
四、 結語
大學英語多元化評價體系不僅能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學生都有參與英語訓練的機會并能從英語學習中得到樂趣,增加信心,不斷進步,而且還能規避只重分數不講能力的弊端,真正提高他們英語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這完全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
參考文獻:
[1]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3]魯子問.任務型英語教學簡述[J].學科教育,2002(6).
[4]方文禮.外語任務型教學法縱橫談[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9).
[5]朱玉梅.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6).
[6]王華,富長洪.形成性評估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外語界,2006(4).
[7]張曉松.張麗娟.李英波.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作者簡介:王彥昌,河北省衡水市,衡水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