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玲
摘要: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是其他所有學科的重要基礎。另外,也是小學生的母語。所以,學好語文課程是十分重要并且必要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熱愛語文學習,更加擅長語文學習。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使其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可以高效地完成語文學習。本文主要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合理運用激勵教育的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激勵教育 小學語文 應用 小學教育
教育的本質并非是教導,而是激勵。但是,當前許多教師并未充分意識到激勵的重要作用。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具備較強的好奇心,所以,對學生開展科學有效的激勵更是非常關鍵的。通過科學的激勵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進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實現對激勵教育的合理滲透,進而全面地提高教學效果,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習效率,有效地保障語文教學目標的充分貫徹落實。
對于不同的學生而言,其學習能力與個性特點會存在許多差異。因此,教師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激勵模式,這樣才能夠提高激勵教育的有效性與針對性。針對性格比較活潑開朗的學生,其較為擅長與他人進行溝通、互動,善于與人合作交流,因此也比較重視教師及其他人的評價。對于此類學生,教師可以與其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為其提出相對更高的要求,鼓勵學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防止由于過度自信而影響學習效率。反之,針對那些性格相對非常內向的學生,其不善和人交談與合作,并且在內心也存在自卑感。針對此類學生,教師要更加耐心與細心地與學生進行交談與引導,要更多的采用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例如,“你真的很棒,身上優點很多!”、“教師認為你完全可以!”。教師要鼓勵并引導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其能夠樹立學習的自信,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更加積極向上、不斷進取,克服自卑心理。只有通過分層激勵,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激勵教育,才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由于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有限,其無法單獨對學生進行激勵。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要實現對激勵教育的有效整合。教師要結合具體內容合理地設計課堂活動,從而為激勵教育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機會。對于小學語文教育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夠全面地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所以,教師要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而開展課堂活動設計。
例如,為了能夠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那么教師就可以組織全班學生開展漢字聽寫大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介紹漢字聽寫的主要范圍,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準備時間。然后,在下節課,要將全班同學劃分成若干小組。在每次比賽中,由各個學習小組派出一位組員,堅持到最后的學生就是最后的勝者,其所在小組就是最后的贏家。在此活動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對學生個人能力的激勵。針對屢戰屢敗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表揚,并且以其為榜樣,引導學生能夠學習其堅持不懈的精神。針對表現并不突出的學生,要充分肯定其付出的努力,并且對其后期學習給予激勵。如此一來,就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勝利信心,充分發揮激勵作用,學生能夠在內心充分認可自己,并且可以不斷的積累經驗教訓,努力在今后的各項活動中取得良好成績。
師生之間關鍵的橋梁即為情感,因此,只有師生間建立良好和諧的關系,才可以更好地發揮激勵教育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充分地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欲望。小學生比較喜歡語文教師、尊重語文教師、信任語文教師,進而使得學生可能會更喜歡語文課程,熱愛語文學習。所以,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形象,能夠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我,是個人的言行,能夠成為學生的表率。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真心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幫助學生,使得學生能夠信任自己、喜歡自己,能夠愿意與教師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可以將內心的感受與需求及時告知教師。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生活與學習中的各項困難,在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也要對其進行不斷的鼓勵,進而使得學生能夠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可以不斷地超越自我,在生活與學習中取得更大進步,這樣就在情感上實現師生間的共鳴,要達到情感激勵的教學效果。
作為一種有效的激勵方法,恰當的批評可以發揮其良好的激勵作用。批評和表揚是相對而言的,其可以有效刺激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找到學習動力,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前,較為常用的激勵方法即為表揚,其是從正面實現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肯定與認可,為學生獲得發展的動力。批評是從反面否定學生不良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從而幫助學生找到更加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其不斷的發展與進步。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學生開展批評激勵時,教師要對個人的言辭、行為給予充分的重視,把握好尺度,不要對學生的自尊心產生傷害,不要打罵、侮辱學生。要進行適當的批評,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要一點點地告訴學生不足之處,讓學生逐漸接受教師的意見。此激勵模式比較適合性格比較開朗、積極向上的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接受批評,不適合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采用。
總而言之,激勵教育不但會關系到學生的心理發展,另外也會關系到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充分發揮激勵教育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激勵教育,注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地開展激勵教育。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實現激勵教育與課堂活動的有效整合,合理科學地運用情感激勵法與批評激勵法,從而全面地提高激勵教育的應用效果,全面地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效果,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1]郜升榮.關于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7,(77).
[2]劉曉梅.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5,(36).
[3]馬天玲.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課程教育研究,2015,(34).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