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傳統的音樂教育中,教師在音樂課堂上只是一味地追求音樂的技能訓練,使得許多學生在音樂課上處于非常被動的狀態,在音樂的課堂上往往學生不能很好地學習音樂中的樂趣。對此我們希望有一個適合的辦法解決目前音樂課堂上的尷尬狀態,本文中對游戲性音樂教學進行了探討,希望在這里能呈現出一個不一樣的音樂課堂。
關鍵詞:小學;游戲性;音樂教學;實踐
小學階段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性格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十分好奇,喜歡游戲娛樂活動。最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及時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做到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基于此,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全面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整合音樂知識,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開展音樂教學。游戲教學法是小學生普遍喜愛的一種教學方法,能夠切實激發學生在課堂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同時,游戲還能夠將抽象復雜音樂知識具體化和形象化。
一、 小學游戲性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所知道的小學游戲性音樂教學因為還在不斷的探索階段,所以不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下面將講述在小學游戲性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游戲性音樂教學目標不明確
無論在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知道,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該有明確的主題,優美的旋律和快樂的節奏,這是音樂教學中最重要的三個方面。小學游戲性音樂教學的目的是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但是在小學游戲性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教師在實行教育方法時并沒有全面地了解到游戲性教學的目的,導致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表現不出效果。沒有明確的目標教學導致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散漫,不能在課堂上學習到音樂的知識。教師也不能很好地在教學方面做出相應的改變。這給學生的音樂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2. 缺乏及時有效的引導
每個學生對事物的喜愛程度不同,對音樂的接受能力不同,這就要求音樂教學要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而在課堂上教師很難做到把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達成一致,造成課堂效果不明顯。在這種時候就非常的考驗教師的應對能力了,有經驗的老師能很快地在學生反應中得到課堂的反饋,并進行不斷的改進,相反那些沒有進行改進的教師則是在找各種理由推卸責任,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給予學生及時有效的指導。在游戲性的音樂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發生課堂效果預期的差異,面對這種差異,我們需要及時地進行糾正和指導,讓學生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正確的音樂觀。
二、 小學游戲性音樂教學的實踐策略
1. 重視加強課前準備
在學校學生的教學、生活需要教師的不斷督促。在音樂課堂中,教師的任務是對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監督,教師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游戲性音樂課堂課前應該做好的工作應該包括下面幾部分:(1)教師在訂購教材時,首先要分析教材是否適合所教的學生,在課前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授課內容明確教學的目標;(2)要對教材里的內容進行不斷的研究,最好能做到能把作品讀到了解作品的思想和內涵;(3)游戲性教學課堂的目的是通過游戲這種趣味的方式,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靈動性。所以提高游戲性課堂的學習效率非常的必要。要及時有效的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
2. 注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
在課堂上我們用來教學的內容和教學過程中的內容設計講解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師在不同的方面進行選擇和設計,在游戲性音樂教學中要抓住趣味性這個特點,讓學生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和掌握音樂知識。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也非常的重要,這時候小學生的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是最重的,但是卻無法做到注意力集中,只能接受簡單的事物。教師在了解這些之后就可以盡量設計一些小學生喜歡的游戲來配合音樂的學習。
3. 堅持以學生發展為原則
在音樂的學習中,如果教師只強調技能和知識的學習,會使得學生無法進行更深層次的音樂學習,學生對音樂的了解也只存在于表面。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在音樂課堂上實行符合學生性格興趣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充分的體驗音樂的魅力,提高對音樂的熱情。無論是在什么時候學習的自主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好比你想吃和被迫吃的食物的味道是有天壤之別的,在音樂教學中的道理也是一樣,我們應該充分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的進行探索,感受音樂的美。
4. 展開想象和創作
小學游戲式音樂教學內容十分豐富,靈活有趣,通過游戲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保證學生在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展開聯想和想象,發揮小學生的創造力,創造出屬于自己音樂美感。例如在進行節奏游戲教學《老師在干什么》時,其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結合教師所做的動作,即興用四個字按照一定的節奏形式描述教師動作,讓學生體會到節奏的長短和速度的變化。教師面帶微笑,學生就會說“老師笑了”,然后讓學生體會用不同節奏對這句話進行描述,如老-師-笑-了,老師笑了、老師-笑了,讓學生對不同的節奏形式自己比較。
5. 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
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這個心理特征,利用游戲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加小學生學習音樂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游戲活動的空間,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例如在進行音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七個水杯,裝入不同水量的游戲讓學生去感受音樂音節的高低,從而將復雜枯燥的知識轉變為生動可以觸摸的游戲,更好地讓小學生去感受和感知。再如進行休止符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紅綠燈游戲,通過紅燈停,綠燈行這樣小游戲,讓學生自己感悟休止符的含義。
三、 結語
在教育新課改的大前提下,音樂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地更新,這種更新對小學音樂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再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如果無法落實到學生的實踐性教育上都是失敗的。只有真正的從本質上去對教育理念進行審視并有針對性的制定計劃,才能從根本上改善課堂的教學氛圍,達到小學游戲性音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郭辰琳.小學英語趣味教學研究[J].教育科學,2015.
[2]安曉.小學英語趣味教學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15.
[3]張婷.小學英語趣味教學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5.
[4]張常虹.以趣誘學、以趣激學、以趣促學——小學英語趣味朗讀教學研究[J].教師,2011.
作者簡介:
管曉熠,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六臺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