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英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改善,大家對于考試這一個命題有了全新的認知和思考。在語文教學指導過程當中,傳統的語文命題考試過于陳舊和片面,缺乏相對應的拓展性、科學性、嚴謹性、趣味性無法積極的進行教學引導提升拓展,制約了學生的成長創新意識培養。所以本文就以小學語文考試命題如何突出課程性質來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考試命題;課程性質;人文關懷
引言:
在小學語文考試命題過程當中要時刻把握住語文課的性質,來進行規范化命題和科學化命題。小學語文考試應該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拓展和提升,使學生能夠盡情展示自身的所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更從容的進行語言知識的積累和應用,有助于教師進行有效的培養和提升。教師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進行命題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考試的過程當中尋找語文學習方法和技巧,對以后的語文學習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一、命題應秉承新課程理念,把握正確方向
教師在進行語文考試命題過程當中,應該按照新課標的具體要求來進行規范化和科學化的命題,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學習水平。并且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圍繞著識字和閱讀口語交際寫作來進行綜合性的測試和引導。使學生能夠注重情感投入和過程方法上的投入,提高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運用考試來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為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進行拓展。
二、試卷應營造和諧氛圍,突出課程性質
由于小學生性格特點較為活潑,對事物有著好奇心。但是心理素質較差,面對考試難免會緊張和害怕,而應試教育本身就是以考試作為主要的教學測驗,在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針對考試有著一種莫名的嚴肅感和恐懼感。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來進行相應的教學引導,突出學生在考試過程當中正式考試。并且從容的面對考試,才能夠使學生在考試的過程當中發揮最高的學習水平。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的過程當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利用親切的寄語來引導學生提高考試的參與性。如“親愛的同學們通過語文學習,大家一定完善的掌握了各類的知識點,更加懂得了人生的意義和生活當中的道理,請同學們帶著自己對語文的學習和看法來進行相應的考試,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并且收獲自己的成功”。教師也可以在卷末進行溫馨提示,使學生能夠認真的檢查卷子,并且恭喜學生做完試卷,使學生在進行考試的過程當中能夠減輕相應的壓力,提高學生的考試投入性。
三、題目應新穎活潑,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在傳統的語文試題命題過程當中,由于題目過于乏味和復雜,使學生在進行做題的過程當中,產生厭倦心理,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考試興趣。教師要想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語文考試熱情就應該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來進行相對應的語文命題,突出語文課的多樣性課堂性質。教師在進行語文考試試題的命題時,要考驗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語言積累能力和情感滲透能力,使學生能夠在考試的過程當中對自身的學習成果有所檢驗。并且教師要彰顯語言文字的魅力,利用關愛激勵式的語言來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在考試的過程當中更好的進行發揮,拓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正確的面對考試,并且積極的投身到考試當中,為自身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在設置相應的考試命題過程當中,也可以利用相應的板塊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進行聯想,并且進行表達,如積累運用板塊,就是針對學生對以往語文知識點的積累學習來進行考驗,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語文素養的積累。情感交流版塊,就是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和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有所突破和提升,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快樂閱讀板塊,教師也可以通過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提升,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大意,體會文章當中的具體意義,從而運用到考試當中,使學生能夠有所鞏固和提升,更好的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技巧養成。教師還可以通過利用妙筆生花板塊來進行作文的書寫引導,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所感所想來進行規律性的表達和敘述,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和語文學習的綜合素養,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語文拓展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命題的過程當中,要突出課程的性質,就要聯系在日常實際教學過程當中的教學目標,積極的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教學引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且在考試的過程當中將考驗學生的各方面指標運用到考試過程當中,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來進行考試引導,緩解學生的考試壓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自我檢驗和拓展。
參考文獻
[1] 郭潤芳.加強閱讀積累 提升語文素養[J].山西教育:教學,2017(4).
[2] 劉國慶.小學語文考試中“基礎題”的命題思考[J]. 教育視界,2018(2).
[3] 朱明欣.語文基礎知識題命題新趨勢分析[J]. 語文學習,2017(3).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江東街道青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