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傳統數學課堂中單一的講授模式已經開始轉變,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吸取知識,而合作學習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針對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進行分析,并結合教學經驗談談體會和相應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意識;培養策略
一、營造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氣氛能夠讓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得到展現,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學生與教師處于一個平等交流的狀態,激發出學生自尊、自強的表現需求。良好的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發散性思維,是開展合作教學活動的良好前提。
以北師大二年級教材《分桃子》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開展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剪出桃子形狀的剪紙,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紛紛產生分組的自主愿望,扮演猴媽媽和兩個猴孩子。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體驗,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理解數學內容,真正理解除法的含義,對平均這一抽象概念有了簡單的認識。教師通過設計合適的情境,營造出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小組學習中,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增強學生團結合作意識
1.培養學生團結互助意識
小學數學是需要動手實踐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很適合學生開展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因為小學數學的知識內容,只要學生換角度思考,就會產生新的想法和思路。而小學生由于處在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遇到難題十分需要通過團結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因此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教師還要對學生多加了解,細心觀察學生表現,知道學生的特點和長處,給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解放學生的思維個性。在交流合作中,讓學生產生團結互助意識,通過不同角度的思索和想法的交匯,獲得豐富的數學知識。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多加指導,鼓勵學生尊重他人意見,多多參與交流過程中,允許學生在思維發展和問題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別。
2.培養學生團隊創新意識
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是團隊合作學習的基石。要想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就要多開展小組學習活動,讓每個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有表現自我的機會。當學生在獨立學習過程中遇到阻礙時,教學知識解決方法有多種時,學習過程中需要憑借集體力量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團隊合作,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
在學生發現合作學習的優勢和樂趣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看問題。不同的數學問題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團隊合作更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能夠幫助他們從不同角度想問題,積極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如此一來,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提出自己獨特的想法后產生的自豪感,使他們更加喜歡團隊合作的學習模式,有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提升。
三、加強對合作學習的指導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是學習效率的保證。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合作技巧的指導,切勿出現小組合作流于表面,小組中只有一個“代表”,其他都是旁觀者的情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教給學生正確的合作方式,比如“合理分組,安排組長和學習指導員”“教導學生尊重他人意見,細心聆聽”“指導學生合理分工,各司其職”等等。在合作學習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談論和交流中去,在小組面對困難時及時幫助他們共同解決,真正學會利用集體的力量達成個人的學習目標。
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初級階段,教師可以安排“傳話游戲”,讓小組成員依次聆聽其他成員的話,每個人都認真說、認真聽,培養他們尊重團隊他人的意識。還可以通過給出一些正誤隨機的判斷句由小組人員判斷,不管是對是錯,小組其他成員都應當認真聽,并說出自己的評價和看法。
四、總結經驗,體會成功的快樂
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過程中,教師不難發現,在剛剛提出學習小組的建立時,學生都具有較強的興趣和合作愿望。但是經過小組合作學習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往往變得沒有多少興趣,甚至最后成為一個旁觀者,這是為什么呢?其中存在很多影響因素,但是筆者認為,學生在合作中沒有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雖然有合作意識,但是還沒有意識到合作才是個人獲得成功的重要基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完成了分工任務,最后獲得了小組成功,這時候如果結束學習,除了組長或者代表發言之外,想必其他成員都沒有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小學生的心理正處在一個需要被關注的階段,教師如果不能在合作學習中發現學生的表現閃光點,并加以表揚、鼓勵和肯定,將使學生對合作學習的模式產生疑問,打擊他們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減弱學生的合作意識。因此,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在學習過程結束后及時總結學習成果,對表現優秀的學生和有進步的學生進行點評、表揚和鼓勵。
總而言之,要想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除了要構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之外,還需要開展大量的合作實踐活動。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要發揮角色的引導作用,積極幫助學生探索問題,并且對學習過程進行監督,及時總結經驗,鼓勵學生的成果,打造出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錢建軍.構筑小學數學知識教學拓展的立體空間[J].教育科學論壇,2011(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