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
摘 要: 實訓教學是高職院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在實踐教學創新教育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實踐教學 創新教育
2015年9月10日,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第一次提出,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全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創新是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我校作為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必須緊跟時代潮流,改變觀念,挑戰自我,在創新教育中求發展。
一、實踐教學創新教育的內涵
實踐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對于傳統教育來說,是以塑造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和提高創新能力為基本準則,以此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塑造他們的創新人格,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活動。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中創新教育的內涵可以表述為:實踐教學的創新教育是對傳統實踐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實踐教學創新教育的重點是培養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高職實踐教學創新教育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塑造學生的創新人格,為社會輸送創新型人才。
二、實踐教學創新教育的存在問題
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在一些高職院校教學活動中根深蒂固,某些學生對實踐教學課程不重視,被動地接受學習,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性不強烈,探索精神不足,小心謹慎,對未知領域畏首畏尾。實踐教學內容過于陳舊,設備落后,制約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興趣。學生對實踐內容興趣不濃或完全不感興趣,對老師布置的內容敷衍了事。某些老師循規蹈矩的教學氛圍制約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傳統的考核方式重視考核結果而忽視教學過程。近幾年高職院校的擴招造成實踐教學資源的匱乏,對應的師資力量跟不上,造成學生的動手機會不足,從而影響創新教育的發展,制約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實踐教學創新教育的架構
1.突出創新教育在實踐教學中的中心地位。
要全面突出創新教育在實踐教學中的引領作用,為實踐教學發展提供動力。創新教育應作為實踐教學發展的第一動力,務必擺在學校發展全局的中心位置,在實踐教學中全面貫徹創新精神的發展戰略。在教改中啟動一批具有創新意識的新教改項目,學校應建設一批具有高水平的智能制造中心和教學技術創新中心,為社會培育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科技領軍人才。創新教育可以大大減輕學生的就業壓力。創新教育培養不僅能培養具有創新性的個人,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成為崗位的創新者,使學生成為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創新的強大推動力。實踐教育創新教育不僅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還應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的主題。
2.以創新教育為引領,制定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領導性文件,是教學活動的領頭羊。教學培養的目標依賴于教學大綱。傳統的教學大綱是以理論模板制定的,一般以理論為主,以教師的教為中心,重理論輕實踐。具有創新的教學大綱要求緊跟當今社會的需要,具有創新性和時代特征。在高職院校教學活動中,實踐教學必須具有重要的地位。實踐教學的創新教育大綱要求結合社會上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方法編制,以培養創新意識為主,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強調學生是創新教育的主體,是教學過程的參與者和探究者,強調自主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精神。改革具有創新的實踐教學內容,剔除一些落后的加工方法。大綱編制方向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興趣。
3.以創新教育為主線,不斷豐富實踐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整個實踐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教學內容直接關系實踐教學效果。教學內容中要以創新教育為主線,實踐教學的教學內容應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實踐教學內容應以實踐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實踐教學的創新教育教學內容,是通過創新理論和知識的傳授的教學過程,“以創新精神為核心”地創新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在不影響學生學業的情況下,應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構思,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組織的大賽、培訓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斷豐富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內容,來滿足不同教育層次的人才需求。
4.運用創新的實踐教學手段,實踐教學效果。
目前,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所采用的教學手段仍然是以往的知識傳授和實踐練習,這種教學手段很難使學生運用綜合知識來創新。很難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校改變以往的教學手段,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搭建課程云課堂,任課教師把教學內容模塊化,根據教學培養要求上傳豐富的教學資料、視頻、動畫等教學材料,給學生下發邀請碼,使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上采用線上搖一搖時間段打開點名,每個時間段詳細登記教學過程。通過云課堂提供的教學資料,學生在課后可以自主復習,上網提問,老師答疑,做到及時反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從而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針對性輔導,做到因材施教。教學手段的創新大大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答疑解惑。
四、實踐教學創新教育的路徑
1.營造高職院校創新教育文化氛圍。
現今的實踐教學強迫學生被動接受老師的教學知識,禁錮學生的思想,壓抑學生的個性。實踐教學實施創新教育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營造高職院校創新教育氛圍是搞好實踐教學創新教育的必然前提。學校要鼓勵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出臺一些鼓勵性文件,為實踐教學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相關部門要大力配合。要鼓勵教師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手段,通過實踐、培訓、參觀等擴大教師的知識面,從而促進實踐教學的創新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對創新教育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創新學習的興趣,改變原有實踐教學的評分機制,對成績的考核充分考慮學生的創新因素。通過在實踐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2.擴大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創新教育基地。
高職院校在做好實踐教學日常工作的同時,還要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創新基地建設,大力扶持大學生創新基地項目和產學研合作中心,增加設備等硬件的投入,完善軟件建設。基地建設好以后,必須配備專業的輔導員和創新基地專業老師,可以采用專業和兼職模式,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對于創新教育基地必須有規范的管理運行機制,創新教育基地要實現網絡化管理模式,對學生全面開放。學校創新教育基地在學校有關部門的組織下,可以組織學生舉行競賽,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考核,形成良好的創新競賽機制。學生利用創新教育基地的平臺,完成省、市、校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申報,通過申報相關的項目申報彌補大學生創新教育研究資金的不足。
3.校企合作,構建創新的實踐教學環境。
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常用教學模式。而資源共享是校企合作最常用的一種合作模式。高職院校教師具有較豐富的理論基礎知識,有較多的教學經驗,能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而對于企業的高技能專家來說,非常了解企業各個崗位的技能需求,熟知各工種的專業知識,所以在實踐教學中要改變觀念、制度創新,吸引企業、行業的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來學校任教,和學校教師共同開發課程資源。在資源共享條件下,可以采用相互合作的方式創新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創造資源共享的實踐教學環境,可以拓寬老師和學生的視野,從而帶動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不斷創新。所以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要充分利用社會教學資源,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通過去企業參觀、訪問、社會實踐等形式提高老師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創新教育可以利用校外教育資源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綜合素質,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的終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在校園內形成全員參與,營造創新教育文化氛圍,要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創新教育思想,依據創新教育原則開展教學活動,以期達到所培養的學生具有創新觀念、創新意識和創新態度的目的。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銳意改革,推進我國高職實踐教學創新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小禮.校企合作下海事英語課程體系研究[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5):36-38.
[2]彭飛.地方高校電信類專業實踐體系的構建與學生工程能力培養研究[J].科技信息,2011(32):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