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萍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德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理應在學科課堂教學中滲透傳輸,實現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培育。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并達成小學德育教學目標。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進行研究,以期實現數學課堂中德育人才的培養與輸出。
【關鍵詞】小學數學 德育教育 農村教育 對策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158-01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除了關注學生數學思維及能力的培養,更關注學生德育品質的塑造,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做好德育教育的滲透具有現實必要性。基于農村小學德育現狀,多管齊下,選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讓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掌握數學技能的同時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啟迪。
一、農村小學德育現狀分析
農村地區一直是教育的薄弱區,雖然農村教改不斷深入,德育教育備受關注,但是農村小學德育工作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制約了農村教育的發展。具體來說有兩大方面,一方面是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是社會環境的影響。我們針對這兩方面進行重點分析。
1.家庭環境對農村小學生德育的影響
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慢,多數家長為了更好地生存生活,選擇外出打工,農村留守兒童的比例較高,加上多數學生為獨生子女,孩子接觸最多的親人就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留守兒童引發的教育問題也有目共睹。家長與孩子溝通少,家長對孩子關懷少,導致留守兒童的孤獨孤僻,影響到農村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家庭對兒童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對家庭沒有約束力,家庭對德育教育的負面影響也很難消除。
2.社會環境對農村小學生德育的影響
當前社會環境更為復雜,社會中的不良群體及因素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兒童。物質極大豐富的背后是群體道德水平的下降,一些公共場所經常可以看到不文明低素質的行為現象,社會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的蔓延,都使得社會環境氛圍與德育教育的宗旨相悖。社會環境中的負面性也影響到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對農村德育教育造成不小的沖擊。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
1.發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做好德育滲透
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德育素材,教師鉆研教材,做好課堂德育的滲透。教師可以向小學生介紹優秀數學家的生平事跡,激發學生數學創造的自豪感。比如在講解圓周率時,可以講解祖沖之的數學發明,其比西方國家早1000多年。講解數學家華羅庚致力于數學研究,創新奉獻的精神,激勵學生投身祖國建設事業。一些數學問題中也涵蓋德育的內容。例如數學習題:1996年我國荒漠化面積為國土總面積的17.6%,近20年來,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繼續荒漠化,而20年來荒漠化治理的面積為前一年荒漠化的1%,請問我國荒漠化面積是多少。在習題思考中教師引導學生意識到荒漠化的嚴重性,從而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實現了德育的熏陶滲透。
2.數學教學結合教學訓練,做好德育滲透
數學學科自身的科學性與嚴密性,要求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時必須一絲不茍,仔細認真。因此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數學訓練,引導學生端正態度,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坐姿,問題思考要全面綜合,字跡書寫工整,計算準確。解題時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圖形轉化思想做好數量關系的梳理,計算時盡可能地選擇簡便的解題方法,自覺檢驗。教師必須指導示范,給學生樹立榜樣,在教師的榜樣示范下,再通過行為習慣的引導最終實現學生德育品質的塑造。
3.教學聯系生活實際,滲透德育教育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因此必須將數學課程教學與實際生活相關聯。讓德育教育在數學生活化的關聯中進行滲透,引導學生多思考,多觀察,從中獲得德育的啟迪。教師可以嘗試組織各種趣味模擬活動,實現課堂教學與生活的關聯。例如模擬商店購物,訓練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并正確認識貨幣,也讓學生養成正確理財的好習慣,養成節約的德育品質,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做好德育教育的滲透要求教師必須樹立德育滲透意識,創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發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與德育教育案例,進行教學中的引導。要求教師加強訓練指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德育習慣,塑造良好的德育品質。要求教師教學必須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在生活案例的分析中實現德育教學目標的達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必須有機滲透,潛移默化,滲透得法,實現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優化。
參考文獻:
[1]李玉濟.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6):67.
[2]張婷婷.潤物無聲之德育教育——小學數學德育教學應用分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6(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