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飛虹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與發展,我國對于初中數學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而且數學作為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其教學過程受到師生的廣泛關注,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初中數學的學習效果,但是現階段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針對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和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現狀;策略探究
數學是一門與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我們經常將數學中的知識運用在生活當中,所以,對于數學的學習我們就必須十分重視,初中的學生正處在積累知識的階段,所以,這個階段的數學學習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能夠針對當前的教學現狀來想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
教學模式比較單一 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上課的形式主要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授,而學生只能選擇被動聽取,學生就是一個信息接收器,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不夠,在教學過程當中顯得極為被動,殊不知教學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我們不得不承認以往的教學模式,在某段時間內,確實有一個很好的教學效果。但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也限制了老師的思維方式,這就給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了嚴重的阻礙。
教師的能力有限 目前,我國為了加大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確實在充實數學教師隊伍的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據調查發現,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師的能力十分有限,以往的教學知識在他們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他們很難進行知識的更新,甚至有一些初中學校的數學教師根本不能專注于教學過程當中,教學手段缺乏創新。
初中數學的評價方式不妥 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數學教師通常用學生的期末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好壞,而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的收獲,他們從來不會關心,學生在這種評價體制的影響下,很難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且運用此評價方式就是忽略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初中數學教學的教學策略
改變初中數學教學模式 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那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早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所以,改革教學模式就顯得十分重要,改變教學模式的首要任務便是要將教學的主體歸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盡情的發揮,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并且能夠積極為他們提供一個很好的教學環境,進行師生的角色互換或者創造一些特殊的教學情境,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大大提高。例如,在學習判定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條件時,教師就可以安排一次翻轉課堂的活動,讓學生當一次老師,當然在備課過程中就一定得對全等三角形的性質有一定的了解,通過收集和查找資料,學生就能夠將全等三角形的性質總結出來,然后對其他同學進行講解,在這一過程當中,改變了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也是有幫助的。
教學內容要聯系實際 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數學教師就只顧自己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而忽略了學生對于數學的真正運用情況,教師認為成績才是最重要的,只需要學習有關數學的理論即可,這就導致學生在遇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時,根本無法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進行解決,這種教學脫離了實際,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當中將教學內容聯系到實際生活當中,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會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新的體會,這種體會,是無法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得到的,學生也就會更加熱愛數學。例如,在全等三角形這一章節,教師就可以讓同學們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和周圍的建筑物是否還有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圖形的特性,然后將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引出來,對全等三角形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如兩個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相等,那么這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形式 課堂的教學形式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以往的數學教學形式非常簡單,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對于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大膽的創新,采用豐富多元化的方式來完成初中數學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就不會感到特別枯燥和乏味,而會以一種好奇的心理來對待所要進行的課堂學習,這種好奇心能夠大大促使他們展開對于初中數學知識的探索,對于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例如,教師給出一個題目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其中AB=DE,BC=EF,再添加何種條件能夠使這兩個三角形成為全等三角形,此時,教師就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學生通過課堂討論最終得到問題的答案,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知識的能力。
結束語
新課改的推行促進了初中數學教學的改革,因此,初中數學教學必須緊跟時代發展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教學理論聯系實際,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數學教學質量,使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王守軍.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2(5).
[2]姜輝.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探析[J].新課程(教研),2011(5).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