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 馬合木提
摘 要:民族分裂分子打著宗教的旗號,進行宗教極端主義的傳播和滲透,在宗教極端主義思想的影響下,造成了新疆暴力恐怖主義事件的多發和頻發,對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形成了嚴重的危害,因此遏制極端主義思想和“去極端化”工作成為了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宗教極端主義;滲透;遏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新疆期間明確指出:暴力恐怖活動的根子是民族分裂主義,思想基礎是宗教極端主義。因此遏制宗教極端思想在新疆的滲透和蔓延,堅持依法做好去極端化工作。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
一、什么宗教極端主義
1.“宗教極端主義”概念的提出及界定
國際上,學術界對“宗教極端主義”這一概念的界定是在2001年美國的9.11事件以后,但是結合我們新疆宗教極端主義滲透的特點以及發展的過程,我們對“宗教極端主義”的概念可以做以下闡釋:宗教極端主義就是打著宗教旗號,對宗教教義等進行歪曲和極端化的解釋,煽動和鼓吹宗教狂熱,并采用極端化手段,以實現”神權統治”的一種宗教社會思潮和暴恐體系。是伊斯蘭教政治化最突出的表現形式。是力求摧毀一切現存社會秩序和世俗國家,敵視一切異質的信仰和文化。建立伊斯蘭教法統治下的“伊斯蘭國家”和“伊斯蘭社會”的政治思潮和社會行為。
2.宗教極端勢力的形成
宗教極端勢力是一股在宗教名義掩蓋下的、打著宗教旗幟的,以傳播極端主義思想主張、從事恐怖活動或分裂活動為主的社會政治勢力。煽動和蠱惑了一部分人。在我們新疆,宗教極端主義及其勢力與民族分裂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緊密的勾結在一起,從事煽動破壞活動,危害社會政治穩定。新疆的宗教極端主義,宗教是旗幟,分裂是目的,暴力恐怖是手段,形成了三位一體。
二、宗教極端勢力滲透的方式和途徑
宗教極端主義在新疆的滲透和傳播不是一朝一夕的過程,在這其中既有國內外的大環境影響,又有其歷史根源和社會現實等諸多因素影響.在此過程中,宗教極端思想成為毒化群眾、實施暴力恐怖活動的重要精神基礎。 “三非”活動成為其滲透的主要渠道. (“三非”是指:非法宗教活動、非法宗教出版物、非法宗教網絡傳播活動).而在我們新疆各個地區的體現的現狀不盡相同。
宗教極端主義思潮早期是以“伊扎布特”,“臺力比克”等組織形式,由80年代至90年代,在我們新疆進行煽動和發展成員,傳播的對象由農牧民向大專院校擴散,活動方式多種多樣,據相關資料顯示,宗教極端主義在80年代末已經形成了一點的影響和危害。最初表現為,大力修建清真寺,清真寺的修建在有些地區造成了遍地開花一般的結果,例如:喀什和和田的清真寺,1966年分別是390座和360座,1996年,喀什和和田的清真寺激增到9994所和4996所。而私辦地下講經點也蔚然成風,并且大力宣傳“圣戰殉教進天堂”為主要內容的影像制品等,正是在這樣的鼓吹和煽動下,對我們新疆某些地區的社會氛圍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具體在世俗生活中現顯出來, 日漸凸顯,比如越來越多的維吾爾族婦女不再穿著艷麗的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服飾,而是穿著蒙面罩袍。南疆某些地區甚至禁止音樂歌舞、不許人們唱歌、跳舞,包括人生最喜慶的婚禮上也不能唱歌跳舞,葬禮上不允許哭泣,并指責維吾爾族婚喪習俗違反伊斯蘭教義等。
自90年代以來,宗教極端主義主要以當地濃厚的宗教氛圍為掩護,進行了大量的分裂祖國的違法犯罪活動,更是制造了一系列的暴力恐怖事件。自2013年至2014年就達到了30次左右。由此,我們新疆現仍處于”三期疊加”的活躍期.如果說,80年代到90年代以來的宗教極端主要所進行的滲透和煽動體現在穆斯林世俗生活的改變上,那么90年代以來的宗教極端主義所進行的暴力恐怖事件則不僅使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損失,更是在群眾中制造了恐慌畏懼的心理,而恐慌畏懼的心理的持續影響甚至是勝過恐怖事件行為本身。
宗教極端主義思想在青少年中造成的影響更大,更不容易控制,多數體現在16-24歲左右的青年中,同時有女性低齡化的趨勢,其中雖然大部分是受教育程度較低的青年,但也有受過高度教育的青年,這也說明我們新疆地區宗教極端思想傳播的復雜性.新型媒體的影響加劇,互聯網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手機,簡單、易操作、容易傳播的這種特質,使得宗教極端思想變得更為容易和廣泛, 一些充斥著暴力思維的極端思想也經由現代傳播技術進入新疆。
三、長效機制遏制宗教極端主義
1.依法做好“去極端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要求:“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依法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針對宗教極端等突出問題,新疆自治區黨委政府于2017年4月1日專門出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不僅為預防遏制和消除極端化提供了有力武器,同時推動了反恐維穩工作逐步實現常態化”。
2.做好政府引導宣傳工作。首先要努力建設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期起作用的高素質宗教人士隊伍。重點履行好對現有伊斯蘭教職人員的輪訓培訓責任。以掌握宗教宣傳主動權。積極引導伊斯蘭教中國化,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做好講經、解經工作,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逐漸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和符合新疆社會發展實際的伊斯蘭教理體系。
3.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實現我們新疆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的現代化轉型。只有進行多元文化的傳播,大力進行現代文化理念、行為方式的傳播,以外宣的理念和力度在民眾中進行現代文化傳播,應當充分利用所掌握的電視、廣播、報紙、網絡、文藝團體等優勢資源為民眾提供密集的、豐富多彩的、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特別是要制作一大批價值觀念上透射現代文化理念的、內容上、形式和技巧上吸引群眾的電視劇作品出現在電視節目中。增強現代流行文化的影響力,提高普通民眾的文化參與性,實現文化類型多元化。
宗教極端主義在新疆滲透和破壞活動是一個長期形成的過程,遏制和消除宗教極端主義的影響將是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做好意識形態反分裂工作,依法加強防范宗教極端勢力的思想滲透和堅決打擊其暴力恐怖活動,唯有在此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