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靜
【摘要】群文閱讀是當下小學語文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在教學中已得到廣泛的運用。本文在分析群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意義的基礎上,依據小學語文課堂實踐,總結多元化的閱讀教學策略,促進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課堂;創新思維;培養方法;能力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群文閱讀是近幾年新興的一種閱讀教學實踐。所謂群文閱讀,就是在單位時間內,教師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
一、實施群文閱讀的教學意義
(一)有利于增加學生的閱讀數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倡“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但從我們目前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對語文科目的重視程度來看,現實生活中學生實際的閱讀量與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目標有很大的差距。對于緩解目前存在的閱讀量不足的狀況,群文閱讀相對來說是比較科學的方法。群文閱讀主要是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運用,這樣就既能保證學生閱讀量的提高,又能保證學生所讀文本的質量。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群文閱讀這一教學方式相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具有明顯的優勢。群文閱讀主要是圍繞某一議題,在多篇課文中選擇相關的內容展開教學,以達到以一帶多的目的。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起到提高鑒賞能力的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新課標中位于讀、寫、聽、說四項能力中的前兩位,可見其重要性。閱讀能力是寫作能力的前提,只有在保證一定閱讀量的前提下,學生的寫作能力才會得到提高。“以讀促寫”是將讀寫相結合的最佳方式,使學生的兩種能力都得到提高。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就是以多篇課文作為教學文本,這樣,學生的閱讀數量將大幅度增加,對同一類型文體中的人物形象、寫作手法等內容的掌握得更為扎實,在寫作中也能靈活運用。
二、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對于群文閱讀,教師可以采取多元策略,促進學生的提高。下面以李瑩老師講授的《童趣》一課為例,梳理教學策略。
(一)依據學情選擇議題
在設計議題時李瑩老師依據學情,她所選定的文本均涉及作者孩童時期因好奇心強而發生的有趣的事情。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初讀文本時就能感受到學習內容的趣味性,激起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二)依據內容相關性選擇文本
群文閱讀就是圍繞一個議題對一組文章進行探討從而達成共識,文本的選擇對課程的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群文閱讀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單單局限于一種體裁,不同體裁的內容也可以進行整合,形成一個文本展開教學。即使是課外的文本,只要議題相關,也可以組成教學內容的文本。因此,根據文章內容的相關性來選擇文本是解決文本范圍廣、體裁多的一個高效的辦法。以李瑩老師設計的“童趣”為例,李老師在設計教學時選擇將《表里的生物》 《冬陽 童年 駱駝隊》《挖薺菜》三篇作為一個文本進行教學。常規教學中并不相關的三篇課文,經過李瑩老師別出心裁的解讀,找出文本中的共性,則成了一個成功的群文閱讀文本。
(三)依據教學特點設計問題
群文閱讀中的問題設計起著關鍵性作用。在課堂開始,教師設計的問題應該具有綜合性和比較性,群文閱讀的一個特點就是幾篇課文同時閱讀,耗費的時間比較多,前后課文時間間隔比較長,如果教師在閱讀前不給予學生一些問題,學生可能就會出現遺忘的現象。這就要求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盡量提出一些綜合性或者比較性的問題,避免出現課堂環節銜接不連貫的問題。 比如,李瑩老師設計的問題就符合綜合性原則,即讓學生描述課文分別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再概括出文章的共性。這樣就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說出了本課的特點,既達到定格組文特點的作用,又使學生小有成就。
(四)傳授學生閱讀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某種程度上,方法可能是更重要的。教會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是幫助學生增加閱讀量的當務之急。在帶領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第一遍閱讀:采取快速默讀的形式,初步了解課文的大意,考慮各文本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第二遍閱讀:側重于文本當中自身覺得有特色的部分加以分析。只有在掌握之后,學生才能真正立足于課內,放眼于課外,得益終生。
李瑩老師以“童趣”為議題的這一教學設計中,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在教學目標中設定了帶領學生學習并運用魚骨圖這一工具的部分。李瑩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滲透,使學生在課堂中自然地掌握了一種學習的方法,這樣也就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漁的目的。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法不僅能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而且還能確保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高,這也正是語文教學改革真正所需要的。
參考文獻
[1]李開忠.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2).
附 注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名稱: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群文閱讀大規模推廣實驗研究;項目編號:FHB160575)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