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紅靈
【摘要】寫作能力作為考查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是一項頗具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寫作教學在其中起了重要的導向作用。一線教師需要走出寫作教學的思維誤區,認識到寫作教學的意義,團隊合作,思維碰撞。然后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運用,在生活中發現創造;在實踐中運用寫作教法,在修改中提升寫作水平。
【關鍵詞】寫作教學;思維碰撞;閱讀交流;修改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寫作能力作為考查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是一項頗具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寫作教學在其中起了重要的導向作用。一線教師一般都按照自己的進度去把握寫作教學,這給了老師自己發揮個性的空間,但也導致進度和方法存在異議,甚至有可能走入思維的誤區。寫作教學思維,有待創新實踐。
第一個思維誤區:教師寫作指導課可有可無。師生重視的都是閱讀內容的講解。常德市外國語學校老師夏崢嶸提出:“根源在于多數老師認為寫作不需要教學,對寫作課不夠重視。”他還指出沒有老師的指導,學生的多寫往往是淺層次的重復。寫作教學課,是一個展示學生思維能力、拓寬學生思維空間的最佳平臺。
寫作課的意義不容懷疑,需要匯集團隊合作的智慧,把這項工作納入一個學期的備課計劃中,才能把寫作教學做得更加系統、長遠、完整。對同一個作文題目,老師根據班級的寫作情況各抒己見,而后在實踐中完善寫作教學的理論方法。高二語文科組長嘗試用兩種文體寫同一個作文題目的“套餐式寫法”,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樹立清晰的文體意識,然后寫出深刻的議論文或是生動的記敘文。寫作課需要靈活豐富,嘗試各種文體的寫作,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最后,教師結合人教版必修五“表達交流”中的《緣事析理 學習寫得深刻》和《謳歌親情 學習寫得充實》的內容,做到寫作課有教材可依,有的放矢。我們既要走出對寫作教學課不夠重視的思維誤區,更要找到高效、可行的實踐方法去實踐操作,而教師之間對于寫作教學思維的交流碰撞,是不可少的行動支撐。
第二個思維誤區:寫作教學是孤立的。寫作能力從來都是一項離不開閱讀,離不開生活的思維活動。寫作教學必然要在閱讀中積累運用,在生活中發現創造。寫作課就像計算機的編程一樣,沒有輸入指令的開始,就不可能有操作實行的結果。閱讀教學就是輸入大腦的必備過程?!独铈偽鹘逃v演》一書提到“教師應該有四個‘不停——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寫作”,他經常言傳身教,帶領學生一起閱讀。
寫作教學如果離開了閱讀只搞寫作,收效甚微。寫作和閱讀教學應該相輔相成。教師也有必要在寫作教學中調動自己的閱讀儲備,讓學生耳濡目染。只要學生有興趣讀好書,學會思考,就會學以致用,寫出有檔次的作文。在交流中,思維越來越靈活,角度越來越創新,越來越會聯系生活,在寫作中活學活用。
第三個思維誤區:寫作教學是理論指導無須實踐運用。若寫作教學少了學生修改提高的過程,便無法凸顯寫作教學的效果。以前筆者沒有嘗試讓學生修改作文,覺得這是一件麻煩且毫無意義的做法。自從輔導學生修改一些征文比賽的作品,看到學生在老師的提點下,修改后的文章接近完美,頗感驚訝:原來學生的領悟能力這么強。以后,筆者就堅持在實踐中談寫作教法,在修改中提升寫作水平,有的放矢。著名教授孫紹振評論中學老師劉春文的課提到:“劉春文老師的成功在于從寫作實際出發,在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適當參照理論,在反復探索中實現提高。而且最根本的是改變作文教學先教后寫的模式,代之以先寫后教的微格訓練,做到有的放矢,能夠把寫作教學的重點放到學生修改中,包括老師指導修改的方法?!焙芏嗬蠋熣J為,學生只要知道寫作文的理論方法就能提高作文水平。因此,寫作教學課大部分時間都在教理論。師生太關注寫作的理論方法,反而會忽略具體題目的審題立意、素材的積累運用以及對生活的思考,也可能導致思想認識的淺薄和材料運用的空泛。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每次都是讓學生互相改作文,而且教會了學生具體批改的方法,大到思想內容,小到錯別字。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不要求全,只立足“一個課時解決一個問題”即可?;蚴菍忣}立意的高低,或是文章的范文結構,或是作文的開頭結尾,或是作文的素材運用……學生每上一節課,就積累一點收獲,并在寫作實踐中,逐漸形成自改文章的好習慣。葉圣陶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學生需要修改作文,他說:“我極力反對語文老師對學生作文進行精批細改,而提倡在認真審閱學生作文的基礎上啟發和指導學生想自己修改。”平時,學生在寫作教學課中得到理論的啟發,在寫作實踐中積累作文修改的經驗,寫作功力就會大增。
時代的發展對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更高,更考驗學生的平時課外閱讀的積累和思維能力的訓練。全國卷高考作文大多走向新材料作文,考驗學生的思維能力,包括讀懂材料的立意,辯證地看待事情的角度、發散思維延伸社會生活等。這要求教師應該建立寫作教學的新觀念,在閱讀交流中培養思維,積累語言和情感。在反復實踐中,讓學生感受寫作方法的有效性,在作文交流中感受到思維多變的魅力,在寫作修改中感受到成就的喜悅。學生正年輕,思維能力上升發展,他們一定會在時代的列車上,抒寫更多的精彩篇章,寫作教學也會在師生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新的火花。
參考文獻
[1]夏崢嶸.語文教學呼喚寫作教材[J].中學語文,2014(7).
[2]李鎮西.李鎮西教育講演[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3]孫紹振.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有效地提高——評劉春文老師的一堂作文課 [J].語文學習,2014(3).
[4]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0.
[5]蕭楓,姜忠哲.中國教育名家印記[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