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琴
【摘要】我國中職語文教學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基礎下面臨著較大的挑戰,一方面由于中職學校只注重專業課的教學,忽視中職語文的重要性,使學生形成一種錯誤的觀念;另外一方面語文授課方式非常呆板沒有創新,也沒結合新時代的教學模式,更加無從適應當前職業教育的需求。本文通過以就業為導向對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
【關鍵詞】就業;導向;中職語文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關于中職的語文教學是給學生未來發展打下基礎,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課程,因此在教學當中老師除了引導學學生學習專業課知識以外,還需要讓學生對中職語文課重視起來,并且積極的學好中職語文,老師應該以就業為導向的目標給學生教學。
一、關于中職教學中語文課的重要性
(一)關于教學理念
中職老師在教學當中要明確教學目標,要服務學生為主,并且貫穿就業為導向的原則。中職語文教學在各項學習當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老師需要讓學生重視到語文的重要性,并且根據教學目標適當培養好的人才,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在未來的職場上走得更遠。
(二)以中職語文教學為就業導向的依據
中職語文是學習其他專業的重要基礎,因此,老師和學生都必須重視起來,并且積極探索方法學習。其實學好中職語文也是給學生未來打下良好基礎。中職語文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未來長遠的發展和進步。目前眾多招聘單位沒有很要求應聘者的專業知識技能,對應聘者的綜合素質能力和未來發展潛力非常關注。然而這些綜合能力主要表現在人才的面試方面以及寫作表達方面。而中職語文教學剛好就是提高學生這些能力的關鍵所在。
(三)綜合素質以中職語文教學為導向
中職學校在對外招生的時候,對其要求并不高,因此很多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各方面能力都是比較薄弱的,而且這些學生個人素質較低,所以中職語文教學不僅是對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培養,同時也是對其綜合素質的培養。較多的中職學生在口頭表達和應用寫作這一塊都相當欠缺,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是由于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當中非常重視“讀”“寫”,并運用這種方式來應付考試,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當學生面對考試的時候,只會每天埋頭苦讀,不斷的寫作業鍛煉,口頭能力基本上沒有得到鍛煉。還有一些剛入職的學生非常的羞澀,也不善表達和言辭,這樣在高等院校畢業生的競爭中完全沒有優勢,甚至處于很不利的地位,那么此時就需要多了解中職語文的教育要為學生的職場所服務,要打破這種競爭力極具低下的狀態。
(四)用人單位對學生語文能力要求較高
當前我國的整體就業壓力非常大,快速增加的畢業生和就業機會的減少都讓用人單位更加趨向于選擇綜合素質比較高的從業人員。中職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之前需要對語文知識掌握透徹,因為中職語文是學習其他專業的基礎知識。另外,用人單位在選擇員工的時候也會對員工的專業技術能力和人文修養的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比如湖北省某大型的企業員工招聘互動當中,單位對員工專業技術掌握情況非常重視,同時對工作人員后續的發展能力也倍加關注;所以中職語文的學習很大程度上也是保證學生能夠更加適應用人單位。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語文教學
(一)結合專業,精簡教學
根據當前社會的就業情況為導向,設置好的中職語文教材內容,結合相關的應用知識,并且運用相關專業課程的知識特點進行適當的調整。適當的刪減課本教材的內容在課堂中所占據的分量,并著重突出跟專業知識相結合的語文教材。這樣綜合起來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并加強綜合素質的培養。
比如把語文專業應用到營銷專業中,需要著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需要做到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口齒清晰,普通話標準,這些都是具備職業應有的態度。廣告策劃中應用到語文專業也是很受用的,主要偏側重學生的寫作能力方面的鍛煉,讓書寫變得規范,條理清晰,思路敏捷,讓學生感受到自身工作的干練。這中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對學生非常有益,非常具有實際意義,并鞏固了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學有所得。同時也是給現代化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
(二)創新教學
老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創新,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法。一堂課達到理想的效果是需要具備很多條件的,首先需要開放,不受到任何教材和課堂人為的限制。一名好的優秀的老師也是應該具備豐富的教學方法和內涵,使整節語文課變得生動活潑而有所感受。課堂的氛圍需要一直保持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同時要結合學生特點改變教學方式,創造一些比較適合學生的方法來教學,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中職語文教學在講到《來自野生動物的呼喚》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作業,讓學生做好課外收集信息的內容,然后在課堂中進行抽查,與學生達到互動的效果,課程完畢以后還應安排相應的任務,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課堂老師所講的內容需要經過精心設計和周密布局安排才給學生授課,在很大程度上,豐富的語文知識給其他專業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還需要讓中職語文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吸引眾多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學習變得主動積極,同時也促進老師的教學效果。
(三)注重實踐
如果只是通過課堂的教學是很難達到教學目標的,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不到鍛煉,因此除了課堂教學以外,中職老師還需要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提升自身能力。
把職業化教育引入課堂,采用更多的職場訓練,把中職語文 教學活動采取多種形式進行開展,比如開展辯論賽、模擬求知等課堂活動,這都是非常能夠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的方法。除此之外,還需要改變期末考試的方式,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期末考試的范圍,這樣也是能夠積極改善中職教學的教學效果。例如老師在講述《拿來主義》給同學們學習的時候,老師想要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理解更加透徹,就需要通過介紹相關的知識以及歷史當中鴉片和姨太太的各種資料供學生學習。而且要仔細講述鴉片戰爭歷史,讓學生了解過往歷史,再結合現代醫藥知識,讓學生學得更加精粹。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具體執行方案
(一)關于中職語文教材內容的整合
對于中職語文教學的教材要進行改版,并倡導以就業為導向的目標進行教學,讓學生多學習口語表達能力,并且對筆試部分的內容進行縮短,讓中職語文教學的口語能力能有所突破,并且培養學生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教材可以根據就業導向的需要來改良,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多寫一些求職信和自我介紹信,讓學生通過教材的研究來實現語文能力的提高。
(二)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中職語文老師一定要按照就業為指導的思想進行授課,并且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中職語文要以就業為導向為中心思想,全面實施落實到教學中。并對學生的教學活動中的地位進行明確,讓學生能夠主動參加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活動。比如中職教師在進行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可以突出學生主要地位,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自己根據目前社會用人單位的要求進行口語能力的實踐,然后老師再進行有效的指導,這樣可以大力的提升學生主動學習語文課程的積極性,并熟練掌握知識。
(三)轉變教師的教學地位
老師在整套教學方案的設計中,需要充分地按照就業導向的具體要求來實施,對教學的主體的身份要進行轉換,需要充分認識到中職語文教育活動的終極目標,積極提升學生的就業質量。嚴格按照就業模式來教學,嚴格以就業為導向的備課方案來調整;教師需要明白在中職語文教育的過程中不單只是理論性的編寫,還有中職學生的就業市場情況,并對其做深入的調查和研究,找尋適合中職學生就業的教學方法。中職老師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結合相應的資源,給學生灌輸中職語文的重要,鼓勵學生學習語文,讓學生學習好中職語文,更好的邁入社會,同時也給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
四、結語
通過這些情況的細致分析,要做到以就業為導向為目標的教學就要不斷地改變教學方法和教材內容,運用創新的思維教學方法進行中職語文的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并且把所學的語文知識和專業知識相結合,不斷進步。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給未來的職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做好鋪墊工作。語文課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是學習其他課程的重要基礎,因此對其不可忽視,在安排教學的時候也需要積極引導以就業為指導的方向去調動學生學習。
參考文獻
[1]張立珍.試論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2).
[2]陳榮圭.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9).
[3]王梓瀚.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的研究與探索[J].科技風,2016(11).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