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鋒
【摘要】“創造性思維”這個詞已經現在被越來越多的提到。新課程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也認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至關重要。那么什么是創造性思維呢?筆者認為創造性思維是指思維充滿變通性和靈活性,解決問題時的思路是發散的,不同于常規的。創造性思維的人往往具有非常規的表現和見解,充滿著創造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日后的學習與生活。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語文教學;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多變的社會,教育所要培養的人才要想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求,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創造性思維是必不可少的。人們往往認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理科教師的任務,語文的教學做好語文知識的傳授和價值觀的引導就足夠了,語文與創新性思維是沒有關系的。然而并不是這樣,語文是培養創新性思維優良的載體和形式,語文的教學要滲透創新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那么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對于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身心發展規律的了解,就這些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和研究思考,希望能對讀者有所裨益,有所啟發。
一、用“任務驅動、問題解決”作培養創新性思維的主線
經常有教育學家們說:“問題是教學的核心”。同樣,問題也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思維是由問題而開始的,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問題教學,啟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來思考問題,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的思考任務,學習到語文知識,形成創新性思維。例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名篇《社戲》時,教師要分時段,在適當的時機分別拋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為什么要去看社戲,社戲是什么?接著,看社戲的幾個小伙伴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再接著,作者為什么對社戲念念不忘?最后,魯迅先生想要表達什么思想,他還有哪些著名的作品表達了同樣的思想?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分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比例人數分成若干小組,小組內的成員注意要“異質”,要讓“先進”帶“后進”。在小組內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思考,互相交流、互相補充,接著派小組的一個或者兩個代表向老師匯報討論的結果。教師要注意總結學生的看法,并分條列出,使學生的回答具有條理性和邏輯性。因為每個學生的思路是不一樣的,通過全班的參與思考,交流意見,才能夠開拓思路,拓寬思維,豐富問題的答案。這樣,學生不僅學習到了語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鍛煉了思維,學會從多個角度和層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因此,中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注意用問題驅動,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引導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時,創新立意,寫出新意
在語文的學習中,閱讀和寫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很多中學生感到困難的部分。大多數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都是按照老的套路和模板來進行生搬硬套,沒有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真情實感,寫不出優秀的文章來。古人曰:“去陳言,立新意。”這就是說學生在寫作和閱讀時,要推陳出新,寫出自己的風格和特點,而不能“變相抄襲”。這和我們現在所倡導的“創新性思維”不謀而合。那么中學語文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時推陳出新呢?可以先從審題開始。在面對閱讀材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材料,不僅僅要理解材料中所表達的表面意義,還要挖掘出閱讀材料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比其他人更深了一層。例如作文題“鐵杵磨針”讀后感,有很多同學從正面對磨針老婆婆的精神給予贊揚,許多人都是這樣認為的,但并沒有給作文立下新意。有創新思維的同學卻能夠開辟出新的角度,從反面對其行為給予批評:用鐵棒去磨一根繡花針是在消磨時間和浪費生命,為什么不買一根針,抓住大好的光陰去做其他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事情呢! 提倡人們做事要講究方法和效率,花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創新性思維,從正反兩個方面去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獨到的想法,引起關注。中學語文教師往往倡導學生用“總分總”的結構來寫作,但是有創新意識的同學也許會在文章開頭設下懸念,引發讀者思考,到文章的結尾處揭曉答案,用倒敘的手法,將文章寫出新意,寫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因此,教師在平時進行閱讀和寫作的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學習新的寫作方法和文章分析方法,不能固守老套路,用所謂的“萬能模板”,那樣閱讀和寫作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萬事萬物都是處于變化之中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是勢在必行。教育也處在不斷的革新之中,培養的人才能否適應不斷更新與變化,與接受的教育和鍛煉密切相關。中學語文教師要想打破傳統偏見,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方面,用“任務驅動、問題解決”作為培養創新性思維的主線;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時,創新立意,寫出新意。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必須貫徹新課程理念,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適應瞬息萬變的世界。
參考文獻
[1]義祖國.語文探究性學習略談[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