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碧新
【摘要】互動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新時期加快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也是語文教師提升教學有效性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其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等,因此值得語文教師研究和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教學法;課堂教學;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學生素質教育一直以來備受關注。而小學生處在我國教育的基礎階段,其素質教育更是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講文明、懂禮貌、愛學習、尊師長等作為語文長期的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們也在努力地進行教學。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小學語文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應,學生成績提升緩慢,有的學生甚至停滯不前,還有一些在學校是乖學生,回到家以后卻又轉變成另一種角色,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的小公主或小皇帝等。而互動教學法的采用,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快樂中掌握知識,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互動中學會做人的道理。鑒于此,轉變傳統教學模式,采用互動教學法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小學語文互動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和諧與否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小學語文也不例外。試想師生關系緊張,劍拔弩張,教師對學生時刻保持著威嚴的面孔,令人不敢接近,在課堂上始終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小學生稍有令教師不滿意的地方,就會遭到教師的大聲呵斥,嚴厲批評。面對這樣的教師,小學生怎能有好感?不喜歡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又怎能喜歡教師所開展的教學呢?而互動教學法一經采用,教師將轉變形象,一改以往師生相互對立的局面,并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教學將雙方親密聯系在一起,相互配合,團結合作,教師在樂中教,學生在樂中學,教學目標也將在師生的歡快笑聲中順利達成。
(二)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任憑教師再如何努力,認真教學,也將是徒勞無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成為教師教學的首要任務,而互動教學法的運用,無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互動教學可以讓教師引領學生思維進行積極的思考,始終可以保持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給學生思想開小差的機會。如果教師教學再充滿較強的娛樂性,寓教于樂,小學生的積極性將會空前高漲。
二、小學語文互動教學方法探究
(一)改善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作為課堂的主人,主宰整節課堂教學。教師單獨講解占據大部分課堂時間,剩余的少數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寫作業等。師生之間交流的時間甚少,猶如兩個互不干擾的個體,你教你的,我學我的,這樣學生的興趣不高。而互動教學的出現急需教師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主宰者,學生也不再是教學中的局外人,教師也不再單獨講解,而是將學生和教學融合在一起,教師多問,學生多答。同時鼓勵學生將問題擴大化,可以進行逆向思維、反問教師等。這樣大部分課堂時間師生在交流,學生也不再像是以前那樣默默地聽講,教學效率自然穩步提升。
(二)設置層層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互動教學中的提問模式,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提問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幫助學生理清語文知識脈絡,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提問與問答的過程中就某一知識點展開聯想,擴展學生思維,舉一反三,讓小學生始終在高滿格的狀態下興趣滿滿。當然,語文教師在設置提問的過程中,問題不宜過難,太難就會打擊學生積極性與學習的信心,可以采取層層深入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思考。而問題設置可以分兩步走,首先,就整篇課文來說,教師預先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其次,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就預先設置的問題和學生進行互動,同時還可以就某一大問題引出幾個小問題,絲絲入扣。這樣學生思考的級別在提升,與教師互動的時間也就可以有充分的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也將水到渠成。
(三)設置游戲環節,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正處在愛玩的年齡階段,如果教師在互動教學中加入游戲環節,肯定會讓小學生興奮不已。游戲的內容可以是讓學生看手勢猜成語,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將學生按照兩人一組進行劃分,然后是每小組按照順序出一代表上臺進行手勢操作,另一名學生在下邊依據臺上同學的肢體動作猜成語。看在規定的時間內哪個小組猜得既快又準確,最終決勝出前三組。而學生在游戲中定會全力以赴,這樣既激發學習熱情,又從中學到了知識,何樂而不為?
(四)合理利用下課時間,多與學生溝通
通常情況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間僅有四十分鐘,小學課堂時間十分有限,因此只有合理地利用下課時間,多與學生在下課時間進行溝通,才能夠使師生進行更多的互動。但是在下課時間的互動中,教師應該更多地為學生帶來歡樂,教師可以融入學生做的游戲中,通過與學生在游戲中的互動,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信任感,從而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更加積極地學習語文知識。
三、結論
小學語文互動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因教師而異。但無論哪些互動教學方法的采用,均應以培養新時期高素質學生為契機,同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最大程度激發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以實現最大教學有效性為目標,并利用多種可以利用的資源開展教學。只有這樣互動教學才能發揮最大效應,小學生才能學“活”語文,掌握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李彩榮.探討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的師生有效互動[J].赤子,2015(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