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君
【摘要】學困生一直是語文教育工作者頭疼的難題,特別是寫作文,幾乎是沒有話可說,本論文結合自己的語文作文教學實踐,比較具體地闡述了學困生作文缺少自信的原因和樹立學困生寫作信心的方法,實用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對廣大語文教師輔導學困生作文起到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作文教學;學困生;自信心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所謂“學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識、本領、品格、方法、體質等方面存在偏離常規的難題,智力得不到正常開發,不可以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要求,必須經過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或醫療對策賜予補救或矯治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思考不積極,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機械記憶,不善語言思維,對作文更是一竅不通,不知道從哪里下筆。下面筆者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粗淺之見。
一、學困生缺少作文自信心的原因
智力存在障礙,自主性很低,上課聽課精力不集中,筆記也不記,甚至記不全,對老師的講解一知半解,導致作業不能正常完成,上課搞小動作,動來動去,老師的講課基本沒聽進去多少。家庭管理不善,父母忙于上班對孩子疏于管教,這樣孩子越落越多。久而久之基礎很差。
二、培養學困生作文自信心的方法
(一)贊美欣賞學困生,讓作文信心扎根
賞識贊美是樹立自信心最有效的方法。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教師就不能生活。”以鼓勵代替批評,以贊美來啟迪學生潛在的動力,會使學生懷著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待事物。贊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樣讓人心靈滋潤。特別是學困生,更需要老師加倍欣賞贊美,教師只有表現出自己對學困生的賞識才能使學困生信心倍增,如果老師否定學困生、批評學困生、瞧不起學困生,會阻礙學困生的發展,會使他們心灰意冷,沒有進取拼搏的力量,進而會迷失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因此當學困生取得進步時,老師要及時表揚,用欣賞贊美的態度來對待,這樣才會收到教育的效果。
詞語掌握多少會直接影響寫作,沒有詞語的搭建作文就是空談,所以為了增加學困生的詞語掌握量,筆者組織全班進行了一次“我來說成語”的活動,比賽規則是說三個成語就加一分。學困生由于知識面有限,肯定說的成語不會多,于是筆者在比賽前就對這些學困生進行了輔導,讓他們提前背誦很多成語,并且及時對他們進行檢查,督促他們掌握一些容易記住的成語,這樣當比賽開始時,這些學困生由于提前做了準備,多少會說出來一些,這時筆者抓住時機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這些學困生進行了表揚:“劉洋,你的進步可真大,現在一次可以說出來三個成語了,有進步”;“王斌,真不錯,可以說出來六個成語,現在請大家把掌聲送給他”,這些學困生在這次比賽中受到了表揚,自信心大增,感覺自己真的有進步了,在以后的語文課堂中經常面帶笑容,目光隨著老師的動作移動,上課比以前專心了,不會有自己被老師拋棄的感覺。
(二)挖掘學困生的閃光點,讓作文信心成長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學生有自己的閃光點,包括學困生,他們也有自己的優點,老師要擅于挖掘。如有的學困生雖然學習不好,可是擅長畫畫,擅長打籃球,擅長跑步,擅長彈鋼琴等,老師要深入了解每一個學困生的情況,深入到他們的家庭,經常找他們的父母交談。
如筆者班級里有個小女孩叫李青,膽小怕事,不愛學習,但是畫畫特好,于是筆者在班級專門為她舉行了一個小畫展,把她所有的繪畫作品展現了出來,同學看后夸她畫得好,那天她的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于是等同學全部走了后,筆者找她進行了談話:“李青同學,今天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愿意今天晚上把你的心里話寫出來讓老師看看嗎?”她點頭答應了。第二天,李青同學寫了滿滿兩頁,內容很豐富,從來沒有寫過這么多,筆者對她贊不絕口,從此以后,她好像變了一個人,變得活潑開朗,喜歡發言,作文也寫得比以前進步了很多。
(三)創造機會給學困生,讓作文信心結果
作文來源于生活實踐,讓學困生勇于面對生活。挑戰實踐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們有了挑戰生活的勇氣,那么作文就會水到渠成,為此筆者特意把晨讀十分鐘讓給學困生,讓他們走上講臺講故事,提前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好他們要講的內容,讓他們做好充分準備,滿懷信心走上講臺。講名人的小故事,這樣既可以鍛煉他們的膽量,也可以感受到名人給他們的力量。筆者班級里有一位特別膽小怕事害羞的男孩子叫周可真,一說話就臉紅,筆者特意找了愛迪生的小故事讓他看熟,讓他再講給筆者聽,提前兩個星期準備好,然后讓他上臺,該同學一開始很不好意思,于是筆者發動全班同學給予掌聲,在大家的期待中,他的聲音越來越大,最后終于變得有感情了。經過這次講故事活動,該同學的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從此也變得自信了。由于積累了素材和生活經驗,在以后的作文中,他有了很大的進步,筆者又適時地引導他寫日記,后來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朗讀比賽中他竟報名了,而且作文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學困生其實是有巨大潛能的,只要老師抓準方法,正確引導,收獲肯定是有的,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三、結語
教育過程是艱辛復雜的,讓學困生樹立作文的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相信他們是最棒的就一定會取得成功。只要我們及時抓住時機,用母親般的溫暖和耐心來對待每一個學困生,這些學困生一定能夠走出心理陰影、戰勝自我。
參考文獻
[1]馮忠良.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張向葵.發展心理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