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劍青
【摘要】瀏覽是非常實用的閱讀方法,特別是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瀏覽作為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之一,有必要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閱讀訓練。
【關鍵詞】瀏覽;速度;理解;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學指導”要求:“瀏覽原則上每分鐘不少于400字……在瀏覽的過程中,仍要重視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
一、怎樣提高瀏覽速度
根據以上要求,瀏覽訓練要處理好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之間的關系。只追求速度而忽略理解,速度再快也無意義;太注重理解,不講究速度,也不符合瀏覽要求。怎樣提高瀏覽速度?激發學生瀏覽興趣,通過動員使學生認識到:瀏覽是閱讀的現代化,是開發智力的捷徑,在學習和生活中意義重大,終身受益。在訓練中師生要及時總結,分享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在訓練中產生越來越強烈的瀏覽興趣;嚴格訓練,嚴肅紀律;堅持組織課外閱讀訓練,不斷提高瀏覽能力。
二、關于閱讀理解
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也要提高閱讀質量。提高閱讀質量才是終極目標。第一遍瀏覽只是掌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對于文中的重點難點,還要帶著問題去有選擇地精讀課文的有關章節、段落,尋求答案;為了更快地解決個別重難點,在精讀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合作探究。這是瀏覽訓練不可回避的。
三、瀏覽訓練實例
(一)第一遍瀏覽要求
老師發出“開始閱讀”第××頁《×××》的命令后,學生開始瀏覽課文,同時,老師把讀秒時鐘用多媒體投影在白板上。學生瀏覽完課文后立即合起書本,自己記下所用的瀏覽時間。學生完成第一遍瀏覽測試題。事先發放紙質測試題,測試前不許看測試題的內容,測試時不看課文,不與別人討論。全班同學瀏覽結束并完成初讀測試題后,老師多媒體投影逐題公布正確答案,學生互相判分。主觀題答案,教師做簡要講解,便于學生評分。個人計算自己測試的三個數據:閱讀速度、理解率、 閱讀效率。閱讀速度=文章字數÷瀏覽用時 (按分計),單位是“字/分鐘”。理解率:滿分100分,每人所得的分數就是自己的理解率。用“%”表示。閱讀效率=閱讀速度×理解率,單位是“字/分鐘”。記錄好個人測試的三個數據,以便跟以后的測試做比較。下面是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1課《偉大的悲劇》(課文、答案略)第一遍瀏覽測試題、精讀思考題和合作探究題示例。
(二)第一遍瀏覽測試題
1.本文作者 , (國)作家,他的主要文學成就體現在 和 方面,本文選自《 》。(10分)
2.故事發生的地點在 ,主人公是 ,在這個英雄的集體里還有 共 名探險隊員。(10分)
3.選詞填空(10分)
(1)必需 必須
他們 精打細算地使用這最為 用品——燃料,他們 盡量節省熱能,而熱能恰恰是他們防御嚴寒的唯一武器。
(2)儲存 貯藏
3月2日,他們到了下一個 點,但再次使他們感到可怕的絕望:那里 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3)寂靜 寂寞
在陰森森的一片 之中,始終只有這么幾個人在行走……因為只有這種從未被人聲沖破過的極度 之中,他才會悲壯地意識到自己對祖國、對全人類的親密情誼。
4.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10分)
形容不滿意或不高興的神情( );講得很亂,沒有條理( );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語(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
5.本文主要寫的是什么呢?請做簡要概括。(10分)
6.你認為作者所說的“悲劇”是指什么?(10分)
7.斯科特等探險英雄們表現出了人類怎樣的優秀品質? 請各舉一個例證。(10分)
8.“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自己所熱烈追求的。”句子中的“這一事業”指的是什么?斯科特為什么要“接受”這項任務?體現了他怎樣的精神?(15分)
9.“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這兩句話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15分)
測試記錄:閱讀速度: 字/分鐘;理解率: %;閱讀效率: 字/分鐘。
四、精讀思考題
1.“這是人類歷史上聞所未聞、最不可思議的事”是指什么事?2.“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這句話是作者的觀點,還是斯科特的觀點?3.為什么“一切努力成了徒勞”?4.斯科特上校的日記表明了什么?5.他們大家只是懷著敬畏的心情感覺到:勞倫斯·奧茨——這個英國皇家禁衛軍的騎兵上尉正像一個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怎樣理解“勞倫斯·奧茨……正像一個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這句話的意思?)
五、合作探究題
1.作者說斯科特的南極探險是“偉大的悲劇”。請根據你的理解談一談:“悲”在何處?“偉大”又指的是什么?2.作者為什么給失敗者斯科特作傳?3.斯科特一行人探險的意義是什么?4.拓展延伸,解讀主旨。請同學們用課外了解的材料來印證下面的觀點:觀點一:有的人雖失敗了,但他卻是真正的英雄。觀點二:有的雖為悲劇,但卻是偉大的。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