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玲芝
【摘 要】正如美國著名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而所言,善于解題是掌握數學的關鍵。但是在當前我國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常常可以看見教師給學生講解如何用熟悉的題型去“套”新問題的解決方案,當然這種方式的確能夠幫助學生解決許多常見問題,但是這只能稱之為數學的“術”,真正的數學之道需要對數學思想以及數學方法進行融會貫通,在面對數學問題時進行分析思考,并且通過這種思考的過程感悟題目背后的數學思想。
【關鍵詞】高中數學 計算能力 有效方法
在高中教學任務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只有學生真正掌握數學計算能力,才能夠對高中數學進行深入學習,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并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建立起數學的邏輯思維。倘若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夠,那么高中數學的學習將會舉步維艱,學生將會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大受打擊,甚至可能就此厭惡數學這一科目,而這種局面的出現將會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雖然現在的計算機發展越來越快,但是學生的計算能力卻出現下降的情況,不少學生甚至在面對基本運算時都會感到吃力。面對這一現狀,筆者寫下本文提出相關思考以及解決措施。
一、運算能力與數學思想
正所謂數學的精神與本質在于它的思想和方法,很多學生在接受數學教學過程中,并不能深刻理解數學思想,僅僅了解到計算規則,而這種現象往往會造成的結果就是學生無法進行復雜計算。因為復雜計算需要學生對數學思想有較好的把握,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能夠運用數學思想對題目進行剖析,明確題目所要考查的知識點。可以形象的將數學思想比作是溝通數學知識與計算能力之間的一道橋梁,通過這道橋梁的搭建,能夠更好的將學生送至數學的彼岸。故而教師在培養學生運算能力時,也需要關注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從數學知識與方法中感悟數學思想,并且鍛煉學生使用數學思想對問題進行分析,完善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二、運算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高中數學教師常常會采用題海戰術對學生進行計算能力訓練,這種訓練最大的意義在于使學生在大量計算中牢記各類運行法則以及計算公式等等,并且在大量的計算中,學生在訂正錯題時能夠再一次鞏固基礎知識。
1.概念公式以及法則記憶不清晰
在面對學生對基本的公式法則等記憶不清晰時,教師可以多次向學生強調公式法則記憶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盡力為學生簡化記憶方法,并且注重以舊引新,做到新舊聯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較好地做到溫故知新,以保證公式法則的牢記。
2.死套公式
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發現許多學生并不能靈活地運用公式。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透徹闡明概念的本質屬性,對公式法則的實質進行分析,最好在講解過程中對公式法則進行變形用的距離,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公式法則的本質。
三、教學案例分析
1.三角函數
在學習三角函數時,學生面對繁瑣復雜的公式常常產生厭煩感。在高中課本中,三角函數的公式要求記憶量較大,并且要求學生進行靈活轉換,不僅僅有這些公式的記憶負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要求學生記憶一些計算口訣,例如“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等等[3]。并且三角函數的題目可難可易,在面對較難的三角函數題目時,學生往往會產生遲疑,產生如下思考:如果算可能會算錯,畢竟計算量較大,并且所需的計算時間也較長等等。在諸多考慮下,學生可能會放棄該題。
由此可知,在數學的計算方面,要求學生對基本概念以及公式的有著較好的掌握,倘若學生對基礎知識以及計算的基本方法有著清晰的理解,那么對于高中數學的習題解答自然也會變得得心應手。在課堂習題的講解過程中,可以采取精講加快講的模式,精講針對全班同學,題目不可選擇過難,其主要目的在于全班學生都能夠對所學知識的運用有個初步了解,而快講則可以選擇較為簡單的題目,避免在不必要的題目上浪費過多時間。
2.圓錐曲線
在高中課本上,圓錐曲線的內容難度較大,有些學生可能會選擇直接放棄,以留下更多的時間去做較為容易拿分的題目,但是圓錐曲線也是拉開學生成績距離的題目,倘若想要數學成績出彩,那么拿到圓錐曲線題目的分值是十分重要的。
在圓錐曲線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多多講解更多的題型,讓學生了解到圓錐曲線的常見題型,以便在應考時能夠心中有數。此外,為了更好地適應教學要求,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例題進行一定的變形,以題目能夠更好的利用到所學知識。
圓錐曲線的解題方式多變,在應用舉例環節,教師則可以以獎勵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更好的解決方式,對于學生的巧解要及時鼓勵,并且在對學生的巧解可以在確認無誤后,可以邀請該同學上臺講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在這一過程中,解題的學生能夠獲得極大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數學科目的興趣,另外在臺下聽講解的同學內心也會產生羨慕的心理,這種羨慕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學習數學科目的動力,如此一箭雙雕,能夠極好地調動起班級內學習數學的良好氛圍。
3.空間幾何
在空間幾何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立體空間感的培養,空間立體幾何第一問常常是證明題,并不涉及計算內容,但是第二問一般是計算題。第二問的計算常常需要借助第一問的證明結果,故而學生空間感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在進行第二問解答的過程中,往往能夠發現好幾種的解決方案,出于應試要求需要選取最簡潔的解決方案。但是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所能夠想到的解決方案一一寫出,以此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空間思維。
四、結束語
數學運算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好的極端思路能夠極大的簡化計算過程或者降低計算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多多引導學生對計算方法進行思考。同時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也并非一日而成,需要教師的耐心教導以及自身的多多練習。
參考文獻
[1]馬秀玲. 計算能力,提升數學成績的制勝法寶——淺談提升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J]. 新課程(中),2017(1).
[2]段海躍. 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J]. 魅力中國,2017(41).
[3]潘普昂. 普通高中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之數學運算能力的校本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