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薇楠 蔡金峰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小學英語教學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這是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成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有力保障,更是學生彰顯人生最高價值的關鍵所在。能力的提高需要興趣的支持,因此如何利用先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調動學生的自學熱情,為學生開拓出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這是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 學習興趣 培養策略 研究 分析
在素質教育理念與創新教學元素有機融合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不斷調整課堂的引導思路,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關注學生實際的理解情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找出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具體策略,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科素養與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為小學英語教學工作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會讓學生產生嚴重的厭學心理,學習興趣逐漸喪失,學習積極性隨之下降,這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因此必須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筆者對小學生英語興趣的培養提出幾點新的看法,希望可以為其他教師提供有效參考與借鑒。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英語新課標中明確要求,在基礎教育時期,教師必須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應試教育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單一固化的教學方法、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無法啟發學生思維的創新力與想象力,教師一味地灌輸式指導,不符合當代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也阻礙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因此,要讓小學生感知到自己的主體價值,學生才會興趣高漲的參與英語課堂的實踐活動,從而走上一條全面發展的創新之路。教師可以借助合作學習代替口頭指導,堅持以生為本活躍學生思維,精心設計問題挖掘學生潛能,并使后續教學計劃的實施更加順利起來。例如,在學習“We love animals”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用問題引導學生,即讓學生用英語來說自己知道的動物名稱。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問教學的運用能有效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即讓學生在以互動或是獨立思考為形式的問題探究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增強主體意識,實現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
二、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在教學過程在,如果在課堂上營造一種適合學習的氛圍,學生就會融入其中,樂此不疲。有一套少兒英語教學的光盤:他的里面沒有一句漢語,全部是通過動畫來展示事物,然后通過多次重復讓孩子們把英語和事物聯系起來,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學習了英語,以后碰到這樣的情況,英語就會脫口而出。比如,在上課的時候,我經常用用英語向他們問好,并且詢問一些日常生活情況:Hello,boys and girls. Happy to see you again.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用英語與學生對話,養成一種習慣,形成一種氛圍。在教學過程中,也可用英語來組織課堂。例如:Lets play a game. Open your books at page... Please read after me.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相信學生,不必擔心學生聽不懂,可用體態語言使學生明白。其次,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語境,如借學習用品、互相打招呼、問路、上學 、回家、道別等內容,讓學生扮演里面的角色,使課堂變成了生動活潑的交流場所。這樣,給學生增添了無窮的樂趣,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學到了知識。
三、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主要場所。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我都著眼于高效率,用最少的教學投入,爭取最好的教學效應。這就必須設法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這樣才能保證學習目標更好的達到。在教學工作實踐中,為保證學生樂學愿學,我注意調控學生學習的意識:一是用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對象,評價效果的課堂教學三要素來增強學生的向心意識,讓學生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緊緊圍繞目標進行,以增強課堂教學的凝聚力,求得“高效低耗”;二是課堂教學有輕重緩急、波瀾起伏,讓學生的情感意識隨課堂氣氛的開降而起落,以求得“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三是朗讀意識。英語教學要給學生充分的“讀”的機會,由教師的“導”,進行默讀、朗讀、齊讀、角色讀,以加深對課文對話的理解,提高目標成度。課堂設計,我采用“四連環”授課法。第一環:認定目標,明確任務;第二環:實施目標,逐一達標;第三環:達標深化目標串聯;第四環:目標檢測,矯正補償。講課時,用最精練習語言,重點講解,一般不直接告訴學生”是什么“、”為什么“,而是通過表演、操練、舉例等,啟發誘導學生進行觀察、對照、分析、比較,從中找出方法、思路、特點、規律。例如,教現在進行時我先要學生聽讀,并演示:Im standing / walking.邊說邊板書,待學生聽懂后,我就讓學生演示動作。我敘述Shes reading…學生在教師的演示中理解內容,我就啟發他們自己歸納出現在進行時的用法,動詞構成形式,常用時間狀語等,學生始終處于積極參與狀態,學習效果很好。最后的歸納總結也由老師講授變為學生討論。最后在題目設計上,做到低起點、密臺階,小坡度,通過討論,學生可以自己完成。這樣做開發了學生智力,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緊張而又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
總而言之,要讓學生學好英語,就要從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入手,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設計出各種方法來激發其興趣。但僅僅激發是不夠的,還要保持其學習興趣的持久性,這樣才能把英語教育落到實處,讓學生樂學,并樂此不疲,近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李丹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的思考[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25)34-35.
[2]張盼靜.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6(5)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