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姿華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與當下的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它們的理念都是發展人、完善人的教育,都是培養健全的人格,都很注重培養學生們具有自主性、獨立性的學習品質。因此,學校教育應該重視對人的主體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要突出“自主學習“的特征,只有創設民主教學的良好氛圍,尊重學生的觀點和創造,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使之自覺、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才能獲得音樂素養的提高、自主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陶行知教育 核心素養 自主學習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與當下的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種發展人、完善人的教育,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是“生活教育”,是在實踐中前進著的理論,它有著“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這三大主張的踐行就是在發展人、完善人,其核心是個性的發展,而個性發展的核心是養成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們具有自主性、獨立性的品質。因此,學校教育應該重視對人的主體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要突出“自主學習“的特征,也就是圍繞“以學生的超前獨立學習為先導,以導學提綱為主線,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中心,以學生質疑、自我評價為機制,以教師的啟迪為鋪墊,以學生的創新為目的,把中心放在學生自主學習上,真正做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還要遵循陶行知先生所認可的“民主的程度愈高,則創造愈開放、愈好”。在多年的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只有創設民主教學的良好氛圍,尊重學生的觀點和創造,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使之自覺、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才能獲得音樂素養的提高、自主能力的發展。
一、以生為本,拓寬自主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在樂學中學會
1.以玩激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樂趣
游戲是孩提時代的主要藝術,在游戲中他們創造了一個屬于他們的氛圍。因而,有目的地運用音樂游戲進行音樂教育,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小朋友最喜歡和小動物打交道,喜歡模仿小動物的樣子和叫聲,為此,我們可以制作各種動物頭飾,在低年級唱游課上,讓小朋友扮演小動物,配上音樂做游戲。例如,一年級《找朋友》的游戲是為了培養小朋友對音樂中強弱的感受能力。我們可以這樣做:讓個別小朋友戴上小兔、青蛙等頭飾,去找藏著的玩具小熊(小熊藏在一個小朋友身邊)其他小朋友跟著老師的琴唱歌,戴頭飾的小朋友就根據大家歌聲的強弱來尋找玩具小熊,(小朋友唱得響,就代表離玩具小熊近,反之就遠了)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小朋友都會很興奮,情緒高漲,氣氛熱烈,非常主動地參與到游戲單中。
2.以導為桿,讓學生在自讀、自娛、自練中激活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是關鍵,教師的導是靈魂,只有充分發揮老師導的功能,才能讓學生的主體性得以發揮。教師應充分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讓學生自己學習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學生自學前,教師應教給“自學程序與方法”,使學生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
例如:《牧童謠》的曲譜學唱,在學生充分掌握了sol、mi、la、re這四個音和XX、X –的節奏的前提下,也就是在學生已具備視唱能力的條件下,我教給學生自學譜的方法:先讀每小節節奏,再按節奏配唱音高,每小節唱熟后再連起來,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充分地留給學生時間自學,然后再檢驗自學成果。學生因為已具備唱好曲譜的條件,所以,就不會有畏難情緒,反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學單中,當他們唱會了曲譜以后,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二、以生為本,優化自主學習過程,放手讓學生在合作中解決問題
1.發展個性,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學習是提高課堂主體參與效率,增強學習密度,拓寬學習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伙伴之間的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了融洽的、自由的學習環境,為他們積極的思維活動創造了條件。
2.以思導練,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創新的能力
對孩子們來說,好奇是他們的天性,他們似乎對什么都感興趣,都想去摸一摸,碰一碰,所以,當他們看到了一樣新的東西時,很快引起注意,產生很多聯想。我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引導他們動腦筋參與學習。
例如,在進行節奏組合合作練習時,我拿出一只大鼓,學生都想玩玩、敲敲。我滿足了他們的要求,這時學生興趣可高了,爭先恐后地搶著敲,中間敲敲,邊上敲敲,發現聲音有所不同,棒頭和棒尾敲聲音也不同,這時,我啟發學生敲出不同的節奏組合和部位組合,把最好的聲音敲出來,學生的情緒被激發出來,積極性被大大調動起來,他們創造了很多的節奏進行合作練習。像這樣,利用少年兒童的想象力,調動所有的感覺器官,啟迪了學生的智能發展,同時,也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主動地去合作,去練習音樂技能。
三、以生為本,創設民主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廣闊的舞臺
學成于思,思源于疑。現代心理學表明:激起學生的疑問,能使大腦由抑制轉為興奮,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作為一種“自我需要”。教師要鼓勵學生對不明白的問題大膽發問,誘導學生積極思維,發表獨立見解,鼓勵標新立異,當學生的想法與老師不一致時,不能把老師的想法強加給學生,應多問學生是怎么想的?
例如:學唱《小雨沙沙》這一課時,當演唱到“哎呀呀,雨水真甜”這一句時,有的學生就奇怪地問:“老師,雨水真的是甜的嗎?”對學生的這一疑問,我并沒有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問全班同學:“你們是怎么想的?”有的同學就說:“雨水其實不甜,種子那么說是因為它喜歡雨水,需要雨水。”還有的同學說:“種子喝雨水,就像我們人每天要吃飯一樣重要,所以它覺得雨水的味道很好,是甜的。”像這樣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求得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是有好處的。
參考文獻
[1]周宏宇.《核心素養的中國表述---陶行知的“三力論”和“常能論”》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
[2]徐惠.《不待揚鞭自奮蹄 —— 淺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課外閱讀旬刊.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