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是青少年學習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課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注重師生協作互動教學,可以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繼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增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和把握,最終有效優化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師生協作;互動教學策略
高中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課程,在高中教育階段強化師生協作互動教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繼而不斷發散自我數學思維。本文針對師生協作互動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相關應用問題,以人教版教材為例作以下分析。
一、 師生協作互動的基本概況
師生協作互動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和理念,該教學模式旨在讓師生之間經由互動合作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將師生協作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到實際教學中,通過強化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溝通,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活動中來,從而有效活躍數學課堂氛圍。師生協作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具有比較良好的教學意義,可以使學生在雙向交流以及互幫互助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并深化自我知識結構體系。
二、 師生協作互動教學策略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相關應用探討
(一) 圍繞教學目標,創設良好的師生協作互動教學環節
課本教材能夠為教師提供主要的教學參考依據,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大綱要求及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活動,在課前備課、課堂教學以及課后輔導等方面應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從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師生協作互動教學環節,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比如當學生學習到必修1第一章“集合”時,該節課時的主要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通過學習,初步理解、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以及元素、集合之間的關系等,并把握常用數集及其記法。由于集合知識比較抽象,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討,比如為學生設計這樣的自主探究環節:同學們在閱讀課本教材后有何啟發?在我們生活中存在很多集合的知識,同學們是否能夠舉出一些集合的例子?教師提出問題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交流并分組輪流回答,問題提出后教師應給學生預留足夠的思考空間繼而更好地啟發學生思考,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性,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學生在交流探討中教師則在一旁給予點撥,并及時糾正學生偏差的回答方向。通過這樣的協作互動教學設計,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總結概括能力,加深學生對集合知識的記憶。
(二) 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師生協作互動的主題
心理學家指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均具有無限的潛力。學生有著自身的特點和個性,即個體差異性,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受生理、心理、環境以及家庭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了不同的個性,這些個性鮮明的個體構成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基于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繼而有效激活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從而更好地構建師生協作互動主題。比如當學生學習到必修3第三章“概率”一節時,該節的主要教學任務在于讓學生了解和認識確定性現象、隨機現象的基本含義,學會區別隨機事件、必然事件等,其教學的重難點在于理解和把握事件的分類及頻率聯系與區別等,同時能夠靈活地將所學的概率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上。概率章節的知識內容比較抽象,而高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心理特征等均存在明顯的差異性,為了讓每一位學生均能熟悉且感興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拋擲硬幣的教學活動方式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操作進行概率知識探索,讓學生在多次試驗中把握隨機、必然概率的規律,進而形成正確的概念理解。在具體實驗操作過程中,教師應有組織性地引導學生進行分工合作,部分學生進行硬幣拋擲操作,部分學生負責記錄、部分學生負責觀察等,從而使實驗活動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而后教師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大膽猜測,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讓學生在總結規律的同時很好地掌握數學概率知識。
(三) 轉變課堂評價理念,提高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水平
課堂評價是一個貫徹整體課程教學的內容,因此其評價過程應具有全面性和多樣性。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盡可能避免單一性的主體評價,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衡量,及時調整評價方案,避免不合理的評價對學生的主觀意識造成較大的束縛,導致評價教學的功能受到局限。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化,傳統的課堂評價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的發展理念需求,基于此必須不斷轉變課堂評價理念,從而更好地提高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水平。師生互動協作應該是一種高互動性和探究性的教學模式,但是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存在學習氛圍差、學習主動性不強等特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未能正確地引導鼓勵學生、肯定性評價學生而導致。傳統教學忽略了對學生的肯定,忽略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學生只是被動、機械性地接受知識灌輸,長期的自主意識得不到重視,學生極易產生厭學、逃學等不良情緒,繼而排斥課堂學習,更不愿意參與到師生互動交流中。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努力,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從而進一步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提高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水平。
三、 結語
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協作互動學習的應用也逐步深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強化師生協作互動教學,通過圍繞教學目標,創設良好的師生協作互動教學環節以及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更好地推進師生協作互動主題的構建;而轉變課堂評價理念,則能夠較好地提高師生協作互動的整體教學水平,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全面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宏偉.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6(02):168.
[2]梁衛芳.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策略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4):35.
[3]丁聰.基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5(03):16-17.
[4]吳海麗.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協作互動教學策略的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3):50.
作者簡介:
付潤龍,貴州省貴陽市,貴州省貴陽市清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