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個學生都對美術的學習充滿興趣,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真正走進美的世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熱愛生活,感受生活中美的存在。在我們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將美術設計課程融入教學過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審美情趣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小學美術;設計教學;創新意識;感受生活;靈感;環境
一、 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我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經常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善于觀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結合自己的思想以及客觀感受去想象,從而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在美術教學方面,只有讓學生對于美術學習充滿興趣,才能讓學生對于生活中的美有獨到的看法和見解。尤其是美術設計課堂,就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學習積極性,從而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在生活中發現美。
如在上設計課《椅子的設計》時,教室門一般都是采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呈現,將現代化的一些座椅視頻以及一些新穎的椅子設計都融入其中,很多學生在觀看的時候都發出贊嘆的聲音,這樣我們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在導入椅子設計這一環節時,學生可以天馬行空的盡情想象,這樣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就不會形成定勢思維,而同學們通過想象設計出來的椅子也必定注入了自己的情感。
我們在課程導入后,很多學生盡管設計了椅子,但是都是基于對椅子外形上的設計,我們還可以教學生設計一些功能性的椅子,讓學生知道椅子的設計除了自身的想象外,還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設計,盡量設計一些功能性的椅子。如此一來,很多學生都帶有一定的想象力,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本就豐富多彩,再加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正確引導,學生就更加樂于學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在色彩以及功能、造型,還有材質等方面進行引導,我們正確引導過后,他們有了充分的想象力和比較活躍的思維,就可以設計出更多優秀的作品。這樣不僅實現我們教師的教學目標,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其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注意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氛圍以及學生之間的表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還為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創造一個有利的條件。
二、 引導學生感受生活
我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對于原有的人物形象,以及躍然于紙上的繪畫作品,不可能都是學生憑空想象的結果,這些作品一定是來源于生活。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想象,改造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和感悟到的事物。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是真正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有一句話是“生活即教育”,這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我們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經常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美”的體驗。
如在《自己做圖畫書》這一節課中,就是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的圖書類型以及制作方法,讓學生通過對圖書樣式的觀察進行動手設計,而學生在完成動手設計的過程中也完成了對生活中一些小細節的觀察,再通過學生集體鑒賞和集體評價,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以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
三、 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告訴學生“靈感來源于生活”,只有充分觀察生活中的細節才能有所提高,尤其是學生在經驗和意識上都要有一定的準備,同時還需要進一步的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美術課本身就是一門動筆觀察的過程,而動筆的時刻即為靈感乍現的時刻。當學生對于美術這門課有一定的靈感以及一定的學習能力之后,就是動筆作畫這一關鍵的步驟了。當學生們有一定的學習興趣以及創新意識之后,我們還必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設計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奠定比較深厚的繪畫基礎。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專題設計欣賞課,專題設計必須與主題息息相關。
如《傳統工藝美術作品專題設計》欣賞課,通過讓學生欣賞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傳統藝術品及其表現出來的藝術形式。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我國傳統工藝美術作品,讓學生通過專題欣賞這種形式,對我國的民族工藝擁有更為深刻的印象,并在欣賞和學習中積累更多的經驗和素材,從而激發學生在作品創造中迸發出更多的靈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四、 輕松快樂的創作環境
很多學生在平日的課堂中都比較緊張,但是美術教學設計這堂課,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一種相對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雖然美術設計本身是一門課,但是美術這門課是需要學生們發揮想象力和靈感的,所以我們要盡量地給學生們創造一些比較快樂輕松的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把作畫當成一次創作,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自己的想法和靈感都充分表達出來。
教師本身就是學生學習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我們只有當好這個角色,才能讓學生的心智成長以及美術學習過程,變成一種快樂的旅程,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真正讓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綜上所述,我們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每一個學生的情感交流,我們只有鼓勵學生多觀察,讓學生在觀察中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創造,才能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我們也要為學生創作積累素材作準備。藝術來源于生活,我們要讓更多的學生把自己心中的情感表達出來,尤其是把自己心中的感想表達在繪畫上。只有這樣,生活和藝術才能完美地結合起來,而學生們在感受生活的同時也能有所收獲,這是美術賦予每一個學生的權利,也是美術教學的意義所在。因此,我們要讓更多的學生都回歸生活、反思生活。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真正在繪畫的過程中更加明確的審視自己,這對于學生情感的表達以及探索美術教學的意義都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寶峰.小學美術設計教學的策略[J].四川師范大學,2015.
[2]李偉娜.淺談小學四年級美術中的設計教學[J]科學教育出版社,2016(3).
[3]王曉霞,王斌林,李力峰.淺談小學四年級美術設計教學的發展[J].2017(4).
作者簡介:
黃春程,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省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