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體育教學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另外,還能促進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小學體育教學也需要改革,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實現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是很多老師關注的問題。那么如何將德育滲透到體育教學里呢?本文分析了小學體育教學的德育滲透現狀,并對德育滲透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體育;德育教育;全面發展
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又培養了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了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體育教師一定要注重德育的滲透工作。
一、 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作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體育課程比起其他學科來說,一周安排的課程比較少,加上課本知識也不夠多,所以教師的言行舉止更加重要。但是,現在的小學,體育課大多還是以教師的說教為主,并沒有真正開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熱情。也不注意自己的舉止行為,上課有遲到早退的懶散想象,也有的老師并沒有認識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認為這是班主任或者其他科目老師該做的事情,所以導致體育課只是關注了體育技巧和技能,并不把德育環節設計到教學過程中,有時候只是簡單一提,并沒有認真落實貫徹。
除去教師自身觀念存在不重視的問題,學校的重視程度也遠遠不夠,即使在學校公開課中,也沒有把體育課中德育滲透情況進行說明,缺少對于德育滲透環節和效果的評價以及監督,這些情況均不利于德育教學的滲透。
二、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解決方案
眾所周知,良好的道德品質不是一天就能培養成的,這是個長期的培養過程,小學生是德育教育的基礎階段,也是形成良好品德的非常關鍵時期,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對應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也要創新改進,不放過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在潛移默化當中實施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 提高教學的趣味性,通過游戲進行德育教育
小學生比較喜歡玩,這是他們的天性,如果上體育課的時候僅僅是教授一些體育知識和技巧、技能,或是簡單地跑圈鍛煉,就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慢慢地失去上體育課的興趣。這樣很不利于教師滲透德育教育,從長遠來說,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也極為不利。那么如何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呢?結合學生愛玩的特點,不妨多增加一些小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愛上體育課,在快樂的氛圍中,教師及時實施德育教育,效果會非常好。
比如,可以設計“搶救小傷員”的游戲,在做游戲之前,教師要給學生講講歷史上著名的醫生救死扶傷的故事,讓學生在進行游戲的過程里,學習那些救死扶傷的醫生友愛團結的精神,并認真負責地做完搶救工作,這樣寓教于樂,培養了學生團結友愛的道德品質。實際上,學生內在的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游戲的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完成了體育教學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道德情操,一舉兩得。
(二) 營造德育教學的環境,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
教育家曾經說過,明確的制度會讓內部形成定型的動力,繼而形成習慣。同樣的,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想真正地做好德育滲透,就一定更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狀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及現有德育水平,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嚴格的制度要求,營造德育教學的環境氛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上體育課時,將體育教學中一些比較常規的內容隨時和文明禮貌與道德規范聯系起來,對學生的日常行為有所約束,明確道德守則。比如,上課列隊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嚴格要求,明確規定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不可以做,讓學生養成遵守紀律、并樂于助人的好習慣,規范化制度化的環境能夠讓學生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個人習慣。小學生接受能力較強,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在良好的環境中更能夠讓他們接受道德教育,形成持久的習慣。
(三) 借助突發事件,適時進行德育教育
體育活動一般在室外進行的比較多,因為活動量大,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突發性的問題,那么作為體育教育,可以利用這些突然發生的事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樣加深事件對于學生的印象,把消極影響轉為積極的影響。比如,學生在比賽跑步的過程中,突然有人摔倒。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地爬起來,繼續比賽。等比賽結束后,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該生的頑強拼搏精神,并讓大家都向他學習。這樣不僅能化解學生的尷尬情緒,還讓他深刻認識到堅持不懈的重要性。合理運用突發事件,并及時滲透德育教育,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優良品質,而且培養了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發展是很重要的,而平時一點一滴的事情,都能夠滲透德育教育,作為小學體育教師,要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結合本學科的課程特點,制定出一套完整科學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雪艷.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M].煙臺:魯東大學,2012.
[2] 陳天江.淺淡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5).
[3] 過曉偉.小學體育學科德育內容、方法的分析與構建[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9(11).
作者簡介:湯思安,廣東省梅州市,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人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