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部分小學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課。不少學生作文時經(jīng)常是下筆無話可寫,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nèi)容空洞,條理不清,或者是詞不表意,讓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寫作;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A,G2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217-01
一、 重視積累,讀寫結(jié)合
讀是寫的基礎(chǔ),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但只讀教材規(guī)定的不行,還必須多讀課外書籍,讀書的習慣和興趣培養(yǎng)起來了,學生腦子里寫作素材與語言就自然積累起來了。而“讀”還需要教師的導,因些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閱讀。讀哪類書,達到什么目的,教師要成竹在胸。如寫人物的,我就事先讓學生多讀讀這方面的書,學習別人的語言和技巧,觀察方法等,再上自己所搜集的內(nèi)容,學生便會如魚得水,得心應手。
(二)讀書與練寫相結(jié)合。讀寫結(jié)合,方能達到讀的目的。閱讀中的“寫”,具有現(xiàn)場感: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內(nèi)容展開深入的思考,寫出自己獨特的感想。如對文章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針對文章中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沿著文章的事件續(xù)寫……二是遷移文章中的獨特寫法,進行片段練筆。有簡單的直接模仿,也有運用多種寫法的綜合運用。這樣的寫作練習,由于有具體的范文和清晰的寫法,學生模仿起來比較方便,可以達到一課一得的效果。
二、關(guān)注生活,積累素材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的作文是寫一寫“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內(nèi)容:可以把調(diào)查了解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也可以展開想象,寫一寫幾年以后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也可以寫發(fā)生在這次調(diào)查了解活動中有趣的事情。每次寫這樣的作文,學生要么是寫關(guān)于“環(huán)保”的童話,要么就是抄作文書上的例文,根本沒有真情實感。這時一位十分有經(jīng)驗的作文老師建議我鼓勵孩子們利用周六、周日和父母或者小伙伴們一起出門撿垃圾。這個建議十分好,我立刻在周五放學前對學生進行了周詳?shù)匕才牛翰贾脤W生帶上筷子和塑料袋出門撿垃圾。不出所料,全班學生都積極響應。周一上午,我根據(jù)家長簽字的情況對此次撿垃圾的活動進行了總結(jié)評比,評選出了47名環(huán)保小衛(wèi)士,而后,鼓勵學生根據(jù)此次活動的體驗寫出本次“環(huán)境保護”的作文。
這下對學生來說,作文是水到渠成。很快一篇篇視角不同、感情真摯的文章交了上來,有《小清河的自述》、《我給地球洗個澡》、《保護地球》、《媽媽是環(huán)保大使》等。其中,寫的最新穎的是一篇《襄樊對我笑》。這個孩子寫的是周六和父母一起到護城河邊撿垃圾,來到護城河邊,看到護城河風景如畫,但是河邊和河里有一些不和諧的畫面:河里漂著人們亂丟的垃圾袋,甚至還漂著死魚,兩岸的草地上零零星星地掉著人們亂扔的煙頭、衛(wèi)生紙、瓜子殼、口香糖……看到這一切,她心里十分難受,仿佛聽見護城河在哭訴。在作文結(jié)尾,她寫到:雖然今天我們?nèi)液芾郏俏覀冃睦锖芸鞓罚驗槲覀冇米约旱碾p手讓護城河變得更干凈、更美麗了。我仿佛聽見護城河在說:“謝謝你們給我們換上了漂亮的衣服!”我仿佛看見襄樊在對著我微笑。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書,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積累,才會有話可寫,有情可發(fā),才能從豐盛的泉源中引出暢流不歇的溪水。
三、教師下水,示范引導
薛發(fā)根老師介紹:多年來他堅持閱讀、寫作,并且經(jīng)常將自己發(fā)表的文章拿給學生看,這不是炫耀,而是一種激勵!不知不覺中,他的威信就比其他任課教師高了。學生上課時更加凝神靜聽,尤其是在作文指導時,他所作的指點、所寫的評語,學生會反復地看、反復地想,一副崇拜的模樣。
我在講授“自我介紹”這一作文課時,同樣在指導課中運用了自己的下水作文。首先引入:“今天,有一位大朋友也想加入快樂天使俱樂部,我們聽聽看,她是怎樣介紹自己的?”接著,用錄音的形式出示我的下水作文——《猜猜我是誰》,而后問學生:“同學們,猜猜看她是誰?”由于我這篇下水作文抓住了自己的外貌特點:沒有一頭秀美的頭發(fā),卻喜歡戴一個精致的發(fā)卡;眼睛不大,卻很會說話;個人不高,但很苗條;最特別的是牙齒上由于井水鈣化形成了一條淡黃的痕線。還寫出了自己的職業(yè):教師,年齡:三十幾歲,衣著:穿玫瑰紅的上衣和黑色長褲。這樣一來,百分之百的學生會猜對:文中的“我”就是眼前的潘老師。光猜出來還不行,還得讓學生明確寫自我介紹可以從哪幾方面來進行。我緊接著問:“你們真是好眼力!你們是怎么猜出來的?”學生馬上爭先恐后地舉手說出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我將他們的回答進行歸納小結(jié)并板書于黑板上:年齡、外貌、衣著、性格、愛好、優(yōu)點、缺點。并且進行總結(jié)提升:“原來潘老師抓住了自己的特點,介紹了一個真實的自己,因此,你們一猜就中。”
作文教學的方法與策略不勝枚舉,我們不要奢望能用一種或幾種策略就能解決全部問題,也不要奢望窮盡所有的方法與策略,因為任何方法與策略是伴隨新的教學問題而產(chǎn)生的。不管哪一條策略,我們都要切合孩子的作文心理,讓孩子自如地用自己的話語方式進行更規(guī)范地表達,而不是要孩子“邯鄲學步”,患上“失語癥”。讓孩子成為孩子,這應是作文教學策略中的策略!
參考文獻:
[1]鄧治安,李莉.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研究.
作者簡介:潘虹敏(1975-),女,籍貫:湖北襄陽,1994年6月畢業(yè)于襄樊市師范學校,現(xiàn)有職稱:中學高級,現(xiàn)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qū)張灣紅星小學任教,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小學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