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亞紅
摘 要 本框在教材的第四單元第十二課第一框題,是歷史唯物主義價值觀的起始課。因此,作為獨立的單元,本框對于建構價值(人生價值)觀的知識有其奠基作用,內容主要分兩目:人的價值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關鍵詞 挖掘影視素材;價值與價值觀;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255-02
一、學情分析
(一)學生基礎分析:通過對《生活與哲學》前面單元的學習,初步掌握了運用哲學觀點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此外,基于對第十一課的學習,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了初步的理解,這為本課教學目標的落實奠定了知識基礎。
(二)學生能力分析:高二學生擁有一定生活體驗,具備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篩選能力、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問題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同伴合作能力和具備初步邏輯思維能力。
(三)學生心理分析:在我國現階段,由于社會價值的多元化,家庭生活富足嬌慣,大多學生缺乏感恩和責任意識,索取多而奉獻少,所以有必要加強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礎。
二、學習目標
通過學習,識記價值和價值觀的基本含義;掌握人的價值的內容;辨析如何評價人的價值;通過學習,理解價值觀導向作用并運用其哲學原理知識,培養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的能力。正確分析看待社會、人生,從而初步具有認識和分析事物價值的能力,正確認識和評價人的價值的能力。
三、核心素養要求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認同勞動的觀念,承認奉獻的價值,自覺地樹立起在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中實現人生價值的正確人生價值觀,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自覺為社會創造價值,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
四、學習重點、難點
(一)重點:聯系實際說明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二)難點:認識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求人生的真諦。
五、學生參與規則
課堂設置的問題均由學生完成,分為自主答和小組代表答兩種形式。為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實行量化加分制。對于簡單淺顯的問題參用自主答題的方式,答對+2分;對于能力要求高的問題在小組同學充分互動探討的基礎上采用小組代表答題的方式,答對+5分。
六、學習方法
問題導學法,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相結合。
七、學習過程
(一)激起思維火花——層層追問,思維深入(8分鐘)
多媒體展示戰狼2的幾張圖片,出示問題。
[問1](自主答)假如在戰火頻發的非洲,饑寒交迫時,你面前有一個饅頭和一塊金條,如果你只能選一個,你會選擇哪一個?為什么?
學生回答略(鼓勵學生多元思考)
【此環節突破的知識點】價值與價值觀的含義
【設計意圖】通過第一則追問,引導學生思考“物的價值”與“人的需求”的關系,并通過兩種不同選擇引導學生體味兩種不同的價值觀。
[問2](自主答)假如作為中國華僑的你被恐怖分子俘虜了,同樣饑寒交迫,你會為了一個饅頭而求饒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略
【此環節突破的知識點】物的價值與人的價值的區別
【設計意圖】承上啟下,順利過渡到“人的價值”這個知識點上。為了提高學生閱讀教材提煉知識的有效性,在此可以適當點撥,把知識問題化——人的價值包括什么?如何評價人的價值?
(二)探尋知識淵源——自主梳理,問題研學(12分鐘)
基于前面的理解,學生自主梳理知識,完成導學案。
【自主梳理1】依據教材梳理基礎知識
一、價值觀的基本概念
1.價值,是指。
2.價值觀,是指。
3.人的價值,包括,人既是價值的,又是價值的。
多媒體展示戰狼2中兩個人物在被俘后的正反對比,設置問題思考。
[問3](小組代表答)對于敵人,飽受折磨的你會選擇求饒還是酷刑?試著運用從“人的價值”的角度去分析原因?
學生回答略
【此環節突破的知識點】“人的價值”的真諦
【設計意圖】基于學生正向思考的慣性,學生多會選擇“酷刑”,為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思考選擇“求饒”的理由。在分析中引導學生從“人的價值”的兩方面內容去組織答案。從對比中得出,人真正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三)提升能力素養——創設情景,互學研讀(18分鐘)
情景創設1:王師傅是一個清潔工人,放假期間也去看了《戰狼2》,看完后十分感慨!覺得相對于“冷鋒”與吳京導演這樣的文藝工作者,自己自慚形穢。
[問4](自主答)清潔工和文藝工作者,誰更有價值?
學生回答略
【此環節突破的知識點】如何評價人的價值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創設,設置問題。在此,學生可能會錯誤的回答職業貢獻有高低。對此,教師可以點撥學生回憶《經濟生活》的職業平等觀,來引導學生對比中體會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的差異,進而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以及評價觀。
【自主梳理2】依據教材梳理基礎知識
二、如何評價人的價值
1.人的價值(真諦)在于,在于,即
2.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歸根到底是看。
3.人的貢獻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
4.創造價值,無論還是,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
評價觀。
情景創設2:戰狼2影評節選
影評一:吳京炒作水平高,為了主旋律而主旋律,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大謊言家。片子不夠流暢,臺詞尷尬,過于煽情。
影評二:開篇鏡頭大氣驚險引人入勝。結合了水平不俗的快剪下實打實的真刀真槍,讓人不禁熱血沸騰。兩個小時彌漫著中國強大得不可侵犯的氛圍,讓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那顆民族自豪心砰砰跳個不停。
[問5](自主答)看完戰狼2后,褒貶不一?從節選的影評中,我們能否體會到價值觀導向作用的哪種影響呢?請簡單評價?
學生回答略
【此環節突破的知識點】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導向作用。
【設計意圖】深度挖掘《戰狼2》的影片素材,結合知識點設置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深入分析問題、剖析問題的鉆研精神。此處問題的設置依據教材比較淺顯,故而自主答。
情景創設3:戰狼2影評節選
張翰在片中角色很鮮活,是一個無所事事、癡迷軍事的富二代中二少年。劇中,張翰飾演的中二少年在其家族經營的華資工廠擔任管理工作。雖然剛開始遇到真槍實彈一秒變慫,但是經過戰火的洗禮也快速的成熟了起來。特別是一句“你媽沒告訴過你不要欺負熊孩子么”引爆全場,既搞笑又熱血。張翰把熊孩子演活了。
[問6](小組代表答)對比“二少爺”前后的言行,分析說明價值觀對人生的影響?
學生回答略
【此環節突破的知識點】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設計意圖】人們面對公義與私利、生與死等沖突時作出的選擇是不同的。一個人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是一定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的。因此,設計這個環節,通過“二少爺”在榜樣影響、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前后言行的比較,讓學生體會二少爺從一個幼稚怯懦的富家少爺成長為一個不怕犧牲流血的“熊孩子”,進而體味自覺樹立正確價值觀對其人生的重要性。
【自主梳理3】依據教材梳理基礎知識
三、價值觀導向作用
1.價值觀對。一方面,;另一方面,。
2.價值觀是的。
3.價值觀有和之分。其中,。基于以上觀點,這就要求我們。
(四)沉淀總結鞏固——知識總結,情感升華(7分鐘)
[問7](小組代表答)請各組依據學案,合作研討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形成思維導圖,并爭取派代表上臺板書展示或者實物展影?
【設計意圖】梳理中整合知識,從而實現知識內化。由于不同的學生了解知識的角度不同,思維方式不同,所以同樣的知識點,發動全班同學來共同總結,有利于知識掌握更全面、更細致。同時通過交流研學,增強學生交往能力、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通過課堂展示,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自主性和積極性。
組織學生觀看視頻《改革進行時》
[問8](全班齊答)今天我們的生活富足安定驗證著革命前輩為我們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光明的?在更加國際化的世界里,中國的強大才有《戰狼2》中撤僑時中國人的人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身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自豪!下面請同學一起和我回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 敬業誠信友善
【教師總結】價值觀對人和社會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我們要自覺樹立正確的價值。國富才能民強,讓我們在奉獻中成就自己,建設國家,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圖1
(學生思維導圖展示圖1)
【教學反思】本堂課堅持以學為主,無論從情景創設、規則組織,問題設置,還是課堂總結,都堅持讓學生充分思考,積極參與,主動探究,生成提升。此外,在選材上結合時政熱點,堅持一例到底,深度挖掘素材,以此創設情境,實現教學的導入與探究。
參考文獻:
[1]楊靜.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思潮的嬗變與青年價值觀變遷[J].青年探索,2018(2).
[2]李寶艷.從青年偶像的變化看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歷史變遷[J].中國青年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