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敏偉
【摘要】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引入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也能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產生良好的質疑精神,進而使得學生能主動地探尋知識,通過各類方法的使用解決知識學習的困惑部分,進而能清晰知識學習體系,使學生在問題意識的獲得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農村小學 語文教學 問題意識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065-02
一、改善教師理念
由于我國傳統思想當中對于師道尊嚴看的格外重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很難對教師進行質疑和批評。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傳統教學模式在適應社會發展上已經出現了頹勢,因此必須要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針對這種實際要求,教師必須采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課堂交給學生,應作為學生的服務者和引導者。教師要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將自己疑惑講出來,并且要敢于質疑教師,學生應在課堂中占有更多的主動權。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問題意識,要鼓勵學生,幫助學生,讓學生能通過自主探究,尋找到自己在學習當中所遇到的問題,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更好地進行總結。同時教師必須要向學生進行問題意識重要性的講解,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問題意識的養成對于自己的長遠發展有什么樣的好處,讓學生能夠知曉教師是歡迎學生提出問題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削弱自己的畏懼心理,在課堂教學當中積極提出自己的問題,解決自己的問題。
二、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巧妙地使用提問
提問教學方式的使用,主要是按照問題的提出、問題的探索、新問題的引入、新問題的探索這種方法,通過循環往復的方式能將學生的思路打開,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對知識有新的了解與認知,并能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反思意識,通過反思學生能看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通過教學技能的進修和學習,對教學的方法有著掌握,并將其靈活的使用到實際教學中,最終讓問題意識的培養也變成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列舉事例說明,使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學習《小兒垂釣》這首古詩詞,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能對古詩詞有著良好的認識,并通過給學生引導其中的重點句子,能對古詩詞的內涵有一定的認知與理解,特別是學生對其中的“蓬頭稚子”的理解,就能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自己進行資料的翻閱,并結合自己現有的知識,進行理解。對于部分古文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適度的進行引導,讓學生思考,若自己就是進行垂釣的那個孩子,如何評判這首詩?在這個問題的思考中,學生需要對所學知識有著明確的認知,這樣才能理解到詩作的妙處,也能深化對詩作的理解。當學生能在完全理解古詩詞與學生情感間的聯系以后,對古詩詞進行背誦就顯得容易很多,且不會引起學生太多的反感,學生背誦起來也會有得心應手之感。
三、以先進的教學模式促進問題意識培養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當前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最大的問題便在于學生自身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較低,沒有良好的學習興趣。每一個人天生便具有求知欲,但在求知欲的表達上,不同的人卻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表達。因此便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求知欲充分地發揮出來,以濃厚的興趣做為基礎,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教師應當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做起,從改變教學模式做起。教師要通過使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能夠對語文知識點產生的興趣,從而主動開展探究活動。
語文知識的枯燥性對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為了有效應對語文知識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使用趣味教學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或者教學游戲,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無論是游戲或者是小組合作,教師都要將競爭的思想融入其中,讓學生通過在比賽、競爭的刺激下,積極投入到知識點的學習當中。從而對知識點展開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種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地將自己的問題提出來,有效形成學生的問題意識。
結束語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存儲量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能改變傳統教學中語文學習依靠記憶的老方法,通過理解、聯想、深化的方式,能讓學生借助于問題意識方法的使用,讓教師從教學的思想、方法和模式上進行改善。
參考文獻:
[1]楊海洋.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問題意識的幾點做法[J].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二), 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