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作為新時代的產物逐漸被引入各行各業,在新課改的實施下,為了促進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就要不斷地更新并完善教學方式,把“互聯網+”帶入課堂也是信息化教學的必然要求。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學生無法提起對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無法高效展開教學,從而影響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互聯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極高價值,因其能在語文課堂中不斷開創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可借助新時代下的高科技教學推動語文課堂的高效開展,從而實現高質量的教學目標。文章從“互聯網+教育技術”的角度出發,結合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對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提出策略進行探究,分析信息技術在課堂中如何激發學生興趣、開闊視野、增強實踐能力以及提高課堂質量,旨在于幫助更多教師找出適宜的措施培養學生語文素養、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并學會自主學習,由此作為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基礎,再以信息技術教學作為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拉近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舒適的環境下學習,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聯網+教育”;高效課堂
在小學中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是未來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所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便成為語文教師的職責,在這種信息化教學盛行的時代,教師應創新出更優質且靈活的趣味教學方式,從而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在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一、 “互聯網+”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而當前語文課堂中總是存在教學形式單一、課本內容枯燥等問題,導致學生無法提起對學習的興趣。教師在信息技術的協助下進行教學,通過網絡可以將書本中扁平的文字立體化的呈現在學生面前,用圖片、視頻、微課等更為直觀的方式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既有利于激起學習熱情,又能讓其更快的吸收新知識,從而做到有效教學的同時還提升了教學效率。在學習《魯濱孫漂流記》這一課時,教師可先把課文中所講內容的相關動畫電影片段放給學生,小學生對動畫沒有抵抗力,自然會投入的觀看視頻,當片段結束后學生會好奇這是什么故事以及故事后來的情節發展,這時教師引導他們進入今天要講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自然會充滿求知欲并投入到課文閱讀中。由此可見,教師借助互聯網中充足的資源,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感受到課本的魅力,用激發興趣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并保障了課堂質量。
二、 “互聯網+”教學能豐富知識、開闊視野
語文課本的教學內容大都以文字的形式出現,而教師在教學時所想帶給學生的知識之多僅用文字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更需要利用互聯網累積更豐富的教學內容,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可直接把互聯網中的資源引入課堂,不僅彌補了書本教學的不足,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其體驗到更多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比如在學習《各具特色的民居》這課時,教師可先讓學生通讀全文,了解文章大致內容,然后詢問他們是否知道我國其他少數民族都有哪些民族特色,當學生們將自己所了解的回答完后,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向其展示更多的有關民族特色的建筑、節日和習俗,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領略更多少數民族的風情。這樣一來,學生既豐富了所學知識,又開闊了視野,拓展其知識面的同時還了解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領悟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更促進了課堂的高效發展。
三、 “互聯網+”教學能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脫離實踐的學習就像扁平的文字,只能看而不能用,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事業的要求,但當前課堂中總是存在教師只會“講”的現象,這種不給學生實踐機會的教學方式嚴重抑制了其實踐能力的發展,從而導致他們只會紙上談兵,一到實際應用便會不知所措。因為教學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無法切實感受學過的東西,但在“互聯網+”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利用現代科技去幫助學生感受大自然所帶來的真諦,感悟生活的同時學會人生的道理。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將所學課文中描繪的風景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在學習《林海》時讓其感受林海的蒼茫浩瀚、一望無際,體會興國安邦的意義;在學習《藏戲》時讓其感受西藏的地域遼闊、雄偉壯觀,體會中華文化燦爛瑰麗;在學習《和田的維吾爾》時讓其感受新疆的茫茫戈壁、廣闊無垠,體會瓜果飄香的民族特色。利用互聯網帶領學生感受祖國的大好風光,彌補了傳統學習中缺乏實踐效果的不足,讓學生盡可能地體驗到學習所帶來的魅力,從而開創新型教學方式,以靈活新穎的方式逐步構建高效課堂。
四、 “互聯網+”教學能輕松處理細節知識
微課作為“互聯網+”教育下的產物,它通過一些短小精悍的視頻來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所要學習的內容,并針對課本中的某個知識點做細節化的講解,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充分的理解知識,因此在利用微課教學時應盡量選擇重點和難點等細節部分,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比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得、地的用法區別”時,便可根據教學內容,錄制出簡短的視頻片段,在課堂中播放給學生觀看,微課中的音頻和動畫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并吸引其注意力,從而讓學生輕松地理解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充分利用微課的優勢既能節省課堂時間,又能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在“互聯網+”盛行的時代中,利用科技帶來的便利提高教學質量已是大勢所趨,“互聯網+”為課堂開創了新的教學方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讓學生領略其中的趣味性、開拓性、實踐性。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科技進行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讓其感受到學習真正的樂趣,最終達到了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吉慶.課堂教學中網絡應用的策略問題[J].全球教育展望,2002.
[2]史秀玲.論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的情境創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
作者簡介:
王小童,廣東省珠海市,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