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平
摘 要很多學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學困生。如何改變學困生的學習現狀,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就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學習問題;轉化思路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7-0121-01
作為小學教育階段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大的科目,數學一直就是小學教育的難點與重點內容。正是因為數學教育比較抽象,所以學生才會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成為學困生。也就是說,學困生的轉化應當將重心放在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上,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足夠熱情。教師要轉化教學方式,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用系統化教育思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一、小學數學學困生現狀
(一)學生缺少興趣
小學數學教育本身的難度主要體現在數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不具備吸引力,所以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小學生本身的特性決定著學生對于枯燥的數學與學習無法形成自信心。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相對較差,不易于集中注意力。數學教育需要學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此外學生在解題中還要具備足夠的邏輯能力。種種要求都是小學生所缺少的能力,是學生數學成績差、缺少學習興趣的根本原因。
(二)教育觀念陳舊
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前沿陣地,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幫助與影響是十分顯著的。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與組織者,教師如果不具備創新、先進的教育理念,那么學生的學習質量將很難得到保障。很多教師正是因為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問題,而是一味的關注教材內容、教學本身,所以才會出現教學過程乏味的情況。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顯然無法形成足夠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三)合作學習疏于形式
新課標要求必須注重教學手段的創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其中就有合作學習模式。小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可以很好地討論問題,合作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關鍵知識。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為學生預留足夠多的時間,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能力,限制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四)缺少家庭教育支持
很多家長對于小學教育都有著比較高的期待,但是這些家長最大的問題便是沒有與學校建立有效的配合關系,過度依賴學校。學生在家沒有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學生在課后疏于學習無法認真處理學習關系。
二、學困生轉化思路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數學內容比較枯燥與乏味,但是數學教育中,只要教師可以轉化一下教育思路,數學教育同樣能夠充滿趣味性,比如應用情景教學方式。如學習小數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扮演售貨員和消費者。學生在這樣的情景活動中被學習過程調動了注意力與好奇心,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成長。
(二)重視互動
小學教學中教師必須關注學生主體地位,教師需要明白教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與育互動的過程。教師需要改變一言堂模式,予以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狀況更多的關注。多與學生交流和溝通,提供給學生更好的幫助。教師應注重分層教育的應用,予以所有層次學生足夠的幫助。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建立自信心,最終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與數學學習積極性。
(三)培養預習習慣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突出的學科。數學對于絕大多數小學生來說難度都比較高。為改變這一問題,教師就需要轉變教育思路,重視教育方法的創新。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平衡好教學關系,教師絕不能要求學生僅僅是在課堂中學習知識,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課后也能夠幫助學生很好的處理與掌握知識。只有針對性的預習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才能夠得到保障。
(四)數學競賽
小學生好勝心強,所以教師不妨舉辦知識競賽,在競賽活動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創新素質。很多小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實際上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知識,之所以學生在平時的表現中不盡如人意,是因為很多外部因素影響了學生的表現,比如緊張。當然在知識競賽中,學生會做好充足的準備與反復的練習,學生在反復練習中不會產生學習厭煩感,比賽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有效地記住知識,競賽還可以有效檢驗學生的數學水平與數學素質。
(五)生活化教學
生活化教育是數學教育目前最需要應用的方式,數學本就是一門與生活有著直接聯系的知識,數學教師需要重視生活化元素的應用,以此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親近感,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與數學素質。另外教師也要與學生的家長多做溝通,使學生家長明白雖然學校有責任教好孩子,但如果孩子在家中同樣能夠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只有做好了家校配合工作,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才會更加的順利。
三、結語
學困生的問題實際上是非常復雜的問題,學困生并不是單純的因為一些簡單的情況所出現的,而是在多方因素的干擾和作用下才生成的。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實際情況,用合適的教育方法、教育思路指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與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也要與學生家長多做溝通,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教育方式對于學生的能力與學習素質影響是非常突出與關鍵的。教師要應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與內容指導學生,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素質與學習能力才能夠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宋愛英.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現狀與轉化策略[J].學周刊,2018(3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