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珺榮
摘 要: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實踐性和應用型的用人需求,創新和優化高校高等數學課程顯得極為重要。文章根據作者以往工作經驗,對高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現狀進行總結,并從備課過程的合理優化、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并突出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課堂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四方面,論述了基于新時期背景下對高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進行優化的具體方式。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育;自主學習能力;教學重點
中圖分類號:G724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12-24
一、高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首先,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之下,很多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思想較為落后,在教學過程中仍沒有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突出出來,以灌輸性教育方式為主,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導致教學內容和學生未來發展無法連接在一起,最終導致教學方式無法得到根本性創新,這與新時期社會需求嚴重不符。再次,高等數學教育在教材的選擇上存在很多不合理之處,沒有遵循各個專業的基本發展情況,導致整個教學過程缺乏特色,也無法將專業性發揮出來。最后,高校理工科中很多學生的數學基礎偏弱,差異化非常明顯,而且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因此,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目前高等數學教育中亟須解決的問題。
二、新時期背景下優化高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具體方式
1.備課過程的合理優化
高等教育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作為一門必修課,高等數學應該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要求進一步加深,并以“必須、夠用”為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學大綱進行牢牢掌握,處理好教材內容上的前后關系,為學生的學習理清思路。在教學內容的講解上,教師需要做到每個知識點的透徹分析,保證知識點的通俗易懂。在習題選擇上,也要進行精心挑選,以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目的。
2.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突出教學重點
在教學中,如果教學時數可以保持一定,那么教師便可以根據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對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選擇。高等數學教育需要突出三個基本點,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計算,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提供條件。為了與專業要求相貼合,教師可以將數學理論基礎與實際應用結合在一起,對學生的數學基礎進行合理拓寬,實現對學生創新、應用等能力的培養,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優化。
3.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包括“教”的方式,還包括很多很多學習方式的傳授。當前的教學方式改革屬于一種新的發展趨勢,教師可以利用教法和學法的有效結合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法指導中,主要是為學生傳授科學的教學模式,將教材中的學習因素充分發揮出來,并將學法滲透到教學過程之中,利用合理契機對學生學習進行點撥。在學法指導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簡明和具體。
4.對課堂評價方式進行改革
為了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很多教育學家對高等數學教育中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深入探索。總的來說,高等數學教育應注重過程性評價的實施,將學生的總成績進行有效分解,這其中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可以分為課堂提問、活動參與、作業完成情況等,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由于一時興起,可能會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需要注重評價的及時性,并將成績納入到成績單之中,提高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而期末成績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按照傳統考試模式進行。通過考核方式的合理創新,學生可以意識到考試只是一種檢測手段,并不是根本目的,從而增加他們的學習動力。
綜上所述,高等教育是我國創新型人才主要來源,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實用性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傳授,為社會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提供基礎。在高等數學教學課程優化上,各個教師可以從多方面入手,并以教學模式創新為主,實現課程內容的合理優化。通過各種優化手段的實施,高校可以更好地完成人才培養任務,為未來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李寶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7(7):242-244.
[2]吳志遠,陸 靜.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研究——以欽州學院為例[J].欽州學院學報,2017(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