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近幾年,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高校招收的大學生數量不斷上升,由此造成了巨大的就業壓力,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本文研究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問題,提出大學生心理壓力形成的原因,并制訂了解決大學生心理壓力問題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壓力;培養策略
最近幾年,隨著大學畢業生數量的不斷攀升,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日益增大,由此帶來的嚴重的心理問題逐漸顯現,得到了國家與社會的普遍重視,研究大學生心理壓力問題,并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才能推動我國高校教育的順利開展。
1 大學生主要的心理壓力表現
壓力就是人在認知某一事物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反應,如果某一事物得到人的不斷重視,則可能出現心理壓力。
第一,學習壓力。在過去較長時期內,大多大學生認為只要自己升入大學則可以順利實現就業,學習只要及格即可。但事實并非如此,大學生進入大學以后,要面臨期末考試、各種競賽、證書考試、研究生考試、英語考級等,學習上面臨著巨大壓力,有的大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能適應大學生活、不具備堅強的意志力等,也會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第二,就業壓力。隨著大學畢業生數量的不斷上升,社會提供的工作崗位數量卻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導致大量大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從而產生了嚴重的就業壓力。自一定意義上可以認為,大學生存在擇業心理不強、就業觀不正確等問題也會引起就業壓力。第三,情感壓力。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他們向往著自己純潔的愛情,但大學生的“三觀”還處于變化時期,在戀愛過程中不能深入研究問題、情緒極易波動、戀愛脫離現實等,一旦發生失戀現象,則會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2 大學生壓力應對的主要方面
2.1 年齡原因
大學生在年齡增長過程中,學習經驗與理論學習水平也在不斷積累,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會提高大學生應對壓力的能力。大多大學生處于19—22歲之間,他們在遇到一些事情時可以正確分析與判斷,在解決學習壓力、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方面,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有數據調查顯示,大四學生在遇到各種壓力時比大一學生更加沉著冷靜,可以采取各種方法進行解決。大一學生在各種壓力面前通常會尋求第三者的幫助,大二學生則開始嘗試自己解決,大三學生則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判斷,大四學生則利用自己調整情緒進行應對。自此發現,大學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社會經驗的增加,其心智發展日益成熟,因此,在解決心理壓力問題時方法更多。
2.2 社會支持原因
一名學生自高校畢業到參加工作,必須要得到社會各界的幫助。社會幫助主要分為下面這些類型:第一,實際幫助,如大學畢業后的學生可以得到家長、同事、領導等各方面人物的物質幫助等;第二,精神幫助,剛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在工作面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其工作經驗不足,此時上級領導的幫助與鼓勵會使其看到前進的曙光。在獲得社會幫助后可以使大學生提高心理素養,可以盡快實現與工作環境的融合。大學生畢業后參加工作,必然會面臨大量挫折與問題,家庭幫助與親情支持、友情提醒是大學生順利融入社會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這些幫助與鼓勵可以加快大學生的成長,可以盡快進入工作角色,實現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身份轉換,同時,積極向上、樂觀肯定的幫助可以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全人格,正確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各種問題。
3 大學生積極應對的主要方法
3.1 正確面對各種壓力,敢于直接面對
一個人要想解決自己面對的各種壓力,首先要正確認識壓力,掌握壓力來自哪些方面。壓力有利有弊,可以分為不良壓力與良性壓力。不良壓力會導致一個人情緒、生理、行為上的不良現象,極易誘發各種心理問題。但如果壓力不足則會不具備充足的前進動力,可能使人感到生活工作的索然無味。壓力過大可能會使人陷入過度緊張的境地,但適度的壓力則能激發人的前進意識,使人的心理與思想進入最佳狀態。因此,適度壓力對人的發展有益,可以利用合理制約壓力問題的發生來解決壓力。但有的壓力不需解決,這些壓力的存在可能會調動人的工作積極性與工作主動性,使人進入良好的生活工作氛圍。但有的壓力憑借個人力量不能解決,那么就要利用其他方法減少壓力帶來的不良影響。
3.2 提高自我認知水平,做到正確評價自己,開展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有數據顯示,人的一些表現與下面因素有關,如是否滿意當前工作、是否具有穩定收入、是否具有一定的成就感等。所以,只有正確評價自己的性格、氣質、能力才能為自己做好準確定位,從而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在選擇職業過程中,對自己的性格、氣質、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可以保證選擇職業的合理性,防止在選擇職業過程中過于盲目。大學生可以利用各種措施正確評價自己,如利用自我分析法、他人評價法等。
3.3 學習合理的應對方式
大學生首先要正確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在遇到問題時才能坦然面對。其次,大學生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面試技巧,可以在面試過程中表現真實的自己。高校也需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各種服務,如聯系一些企業進入高校招聘,為大學生提供大量實踐平臺等,都可以幫助大學生實現順利就業。
3.4 積極主動地尋求社會各界的幫助
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大小與社會幫助是分不開的,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要爭取得到社會各界的幫助,如高校、老師、同學、朋友、家庭等。得到上述各界的幫助可以使大學生感受到社會溫暖,不會產生孤軍奮戰的思想,從而在擇業過程中擁有充足的信心與勇氣,積極樂觀地面對就業。
3.5 學會一些自我減壓的方法
在遇到就業壓力時,大學生還要學會自我減壓,如多次擇業不成功后,可以采取一定辦法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適當宣泄,如大聲呼喊、參加適量運動、大聲哭泣、向他人傾訴等。再有,為了實現減壓的目的,大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他們事物上,如參加學校組織的象棋比賽、書畫比賽、運動項目、娛樂項目等,改變自己的生活節奏平復自己的心情,可以盡快脫離就業失敗的陰影,再次踏上努力前進的征程。
參考文獻
[1]陳雪飛.云南某高校大學生心理壓力應對方式特點研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33(3):84-87.
[2]朱敏,姚本先.我國大學生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08, 22(2):58-60.
[3]郝雁,閆瓊.某高校大學生心理壓力與應對方式的實證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6,29(3):404-407.
作者簡介
趙元(1995-)、男、漢、江蘇南京、當前職務: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學員十二大隊62隊學員、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