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
摘 要:在我國城管執法部門成立時間較晚,在媒體報道及輿論方面,執法工作往往給人以粗暴、簡單等印象,導致人民群眾嚴重誤解城管執法,甚至存在抵觸情緒,進而對城管執法工作的開展造成極大阻礙。為樹立良好城市形象,滿足政府職能要求,維護人民大眾的合理權益,檢察監督在城管執法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為此,本文在充分了解城管執法工作現狀的基礎上,對當前檢察監督對城管執法的有限介入、檢察監督要點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城管執法;檢察監督;現狀
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致使農村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在解決城市發展勞動力緊缺問題的同時,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也給城市住房、就業等方面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更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難度。城管執法作為城市管理的主要成分,在解決“城市病”方面城管執法價值得到了國家及社會的肯定,集中執法職能,不僅能夠節約執法成本,還能避免重復處罰、多頭執法等現象的產生,除此之外,還大大提升了城管執法效率。但在執法過程中,往往存在不盡人意的部分,如暴力執法行為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影響了社會穩定,危害了國家形象。為更好地規范城管執法,提高執法效率,必須加大檢察監督力度,遏制暴力執法現象,嚴懲暴力執法行為。
1 城管執法工作的現狀
1.1 法律依據不足。法治化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點,行政范疇內要求依法行政。自城管執法部門成立以來,在日常執法工作中,城管部門始終秉承依法辦事的原則,將法律法規作為行為的準則,作為執法的參考標準。但時至今日,我國綜合執法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完善,導致城管執法體系始終處于不確定狀態,在執法環節部分城管執法人員對自己手中的執法權、權力范圍都不甚了解。
1.2 執法理念偏頗。伴隨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大,就業環境愈加緊張,弱勢群體人數越來越多。城管對象主要是“馬路市場”人群,此類人群具有時段性強、流動性大、經營范圍廣及經營商品價格低等特征,其主要經營模式為擺攤。雖然“馬路市場”的產生為城市居民帶來了一定便利,減少的居民生活成本,但其也存在諸多弊端,如影響市容市貌、衛生差、管理混亂,為有效管理此類問題,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但在執法過程中,卻普遍存在非人本化現象,并沒有體現執法為民的思想。當前執法者僅是通過強制措施分離了被執法人和其生產材料,強行終止被執法人的經營活動,且利用罰款、嚴厲懲處的方式滿足執法目標。這種執法手段與“以人為本“的執法要求相悖,不僅對人們的合法權益造成了嚴重侵害,還對社會穩定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1.3 執法人員素質參差不齊?,F階段我國城管執法隊伍組建較為復雜,執法人員學歷、素質差異較大,甚至部分人員并沒有接受崗前培訓。導致執法工作開展時,無法遵循相關程序規范執法。特別是臨時工的任用,此類人群學歷普遍偏低,甚至少數人在高中以下水平,法律意識、法制觀念低下,極易出現暴力執法問題。
1.4 執法工作監督不到位。當前,我國城管執法監督體系還不健全,在監管條件不到位的情況,行駛執法權,必定為產生濫用職權等現象。因執法監督不到位,監督機構不健全,行政執法部門及管理部門無法相互監督,因各類利益驅使將大大降低工作積極性、公正性,進而產生貪污腐敗問題,并對城市管理工作效率造成極大影響。
2 當前檢察監督對城管執法的有限介入
為一改往日對馬路攤點一律封殺的做法,部分市區路段經市民同意,可設置部分便民類攤點,政府將為他們頒發臨時許可證。此外根據相關規定,應積極爭取區政府的專項補貼,對長期依靠設攤收入維生的市民,該攤位確實影響交通、市容的,應探索一次性贖買政策的做法。這些措施不再一律禁止馬路攤點而是綜合考慮市民生活方便,部分允許便民攤點;贖買的做法更加人性化,考慮到小攤販的實際生活需要,在觀念上奉行了人本主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過程中,檢察監督的介入主要以兩種方式得以展現。
2.1 以捕訴的方式事后介入
一般而言,如果雙方的沖突性質比較惡劣、造成比較嚴重的人身傷害后果,或者釀成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這種情況下需要以檢察引導偵查的形式予以提前介入的。反之,則只需要實行一般刑事案件的流程管理即可。在處理的過程中,間或實行調解或者鼓勵雙方和解。
2.2 以參與的方式事前介入
在城市管理領域實行綜合執法以來,已經建立了相對成熟的程序制度,包括城管綜合執法的公開制度、告知制度、參與制度、卷宗制度、說明理由制度和監督制度。但城管執法機關行使的綜合執法權是多種行政權力的二次分配,對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影響很大,如果只是機械地適用現行法律關于聽證制度和陳述申辯制度的規定是不能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的,就更不必說保證城管執法相對人參與權的真正實現了,在城管執法領域中廣泛存在的暴力抗法問題就是最好的明證。因此,除了加強傳統的聽證制度、咨詢制度之外,應加強與相對人的平等對話,形成穩定的制度。
3 城管執法檢察監督要點分析
3.1 深入查辦發生的城管執法領域犯罪案件。把城管執法領域的熱點問題,作為進駐聯絡室辦案的重點,尤其對引發群體性事件背后的職務犯罪案件和刑事犯罪案件,做到及時依法查辦,充分聽取街道黨委、政府、城管部門的意見,做到寬嚴相濟,及時化解矛盾,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3.2 積極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建立職務犯罪預防網絡,開展多種形式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以信息、案例匯編、警示光盤等形式定期、不定期通報城管執法領域職務犯罪查處情況;提出建議、對策,幫助建章立制,堵塞違法犯罪的漏洞;對重大政策、重大執法行動計劃等提出建議、對策。
3.3 全面落實社區矯正方案。對于在城管執法沖突中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告人,采用訴前教育、訴后回訪方式,幫助犯罪人員改過自新。積極參與社區矯正工作,根據刑罰執行監督程序,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專項考察,對社區矯正執法活動實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提出糾正意見。
3.4 實施輕微刑事案件調解制度。對符合刑事和解條件、范圍的輕微刑事案件,在征得執法沖突雙方當事人同意后,可以聯合轄區內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犯罪嫌疑人及其監護人通過向被害人道歉、賠償等方式,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對犯罪嫌疑人做出從寬處罰,從而修復被破壞的社會關系,充分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
3.5 提供法律培訓和咨詢服務。對基層城管執法人員進行法律培訓,提供法律咨詢,使其明確正當執法的行為界限。重點加強對已經發生的嚴重沖突事件的個案輔導。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城管執法隊伍建立以來,在創建良好城市環境、規范市場秩序及維護社會穩定等多方面創造了巨大貢獻。并解決了長期以來城市管理存在的多頭執法、職能交叉等問題。在城市化進程中,城管執法發揮著其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最為突出就是執法者與被執法人之間的矛盾沖突。近年來在數量、嚴重程度等方面城管暴力執法事件頻發,這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悖,嚴重損害了公民的權益,對政府形象影響巨大,且不利于社會穩定。為規范城管執法行為,避免暴力執法,必須正視城管暴力執法的危害,加大檢察監督力度采取科學有效的整治措施進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推動國家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倩文,沈國琪.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 現代經濟信息. 2014(08)
[2]徐兆勇,戴昀.城市管理中的合作博弈研究——城管部門與無證商販之間的沖突解決[J] .城市發展研究. 2010(09)
[3]金守山.基于城鎮城管行政執法中鼓勵公眾參與的探究[J].科技與企業,2014(21).
[4]遲玉華.城管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