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英
【摘 要】 良好的心理素質關系到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新世紀人才的培養質量,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作為一名教師,應對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肩負重任,以愛心、信心克服其個性弱點和自卑心理,讓孩子有更多機會面對問題,體驗生活,增強獨立的自信心,成為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 心理健康;心理素質;關注學生;自信;克服自卑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當代的人才,甚至將來的人才不僅取決于科學文化素質及思想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即健全的人格。可見,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這不僅關系到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而且關系到新世紀人才的培養質量,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因而,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肩負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的責任。下面就談談我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一些方法和體會。
一、用愛心、信心給予希望之光
我今年擔任六年級語文科兼班主任工作,班級有62人,是一個大班。張榮、梁華是從外地轉來的學生,學習成績極差,上課又愛講話,學生都不愿跟他們坐在一起。數學老師經常投訴他們上課搗亂。一次我進教室上語文課,發現數學老師把他們調到全班最后一排最偏的墻角。一節課下來,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搞小動作和爭吵,使其他同學無法上好課。經過再三思考,我決定找兩個成績好、責任心強的學生幫幫他們。找誰呢?我想到王偉和何澤基。我馬上找來這兩位同學。我對他倆說“張榮、梁華同學成績差,上課愛講話,同學們都不愿跟他們坐,而老師卻想讓你們跟他們坐一起,你們想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做?”一開始他們都不明白我的做法,后來明白了是老師叫自己做一個榜樣,幫助同學改掉壞毛病,并把他們的成績帶上來。想到老師如此相信自己,馬上就同意了。他們高興地走了,我也松了一口氣。自此以后,張榮、梁華上課不再說話做小動作了,作業也認真完成了,漸漸地成績明顯提高了,在期末考試三科成績都能取得及格。張榮和梁華的家長特意打電話激動地對我說“謝謝你使我孩子有了上進心。”同時我也聽到了王偉和何澤基父母的感激話,他們說自從我交給他孩子任務后,他們的責任心更強了,總是一起商量如何教好張榮和梁華,使他們增強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求知的欲望也強了。
這件事讓我觸動很大。是的,十個手指伸出都有長短,哪個學校,哪一個班級又沒有問題學生呢?如果我們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都討厭他們,不想辦法去扭轉他們消極的心理,讓他們破罐子破摔,這樣豈不害了我們的學生嗎?
二、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克服個性弱點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學生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獨生子女的增多,使教育面臨新的困難。我們發現,獨生子女的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問題,諸如好勝、自私、獨立性差、依賴性強、寬容度小等。生活中遇到矛盾,他們很難單獨處理,這樣不僅對孩子本身造成影響,而且為以后的教育留下后遺癥。因此,我們要針對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幫助孩子克服個性弱點。
我班的學生大多數家庭狀況好,因此學生們熱情大方,肯幫助別人。但他們卻有一個較為突出的缺點,那就是特別“小氣”,平時只要多說了一點關于他們弱點的話,那就要導致他大發雷霆,甚至做出不可思議的舉動。記得那是剛入學不久,學生們正在外面玩耍,其中一個學生根據另一個學生的長相特點,編了一句順口溜來唱,那個學生聽完后,立即撲過去,要與編順口溜的學生“拼命”,又哭又鬧,整個人氣得上氣不接下氣,非要那個學生馬上道歉,否則誓不罷休。我極力勸說他們,暫時平息了風波。為此,我也看到了這些學生的致命弱點,如果這種心態不加以教育引導,發展下去,會嚴重影響學生今后的個性發展。所以,我經常利用班會、思想品德課,組織讀報,講故事,并經常以他們崇拜的球星、歌星、名人軼事教育他們。由于學生讀書多了,精神糧食豐富了,思想境界逐漸提高。另外,我還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有意識組織“一幫一”“手拉手”等活動,讓這部分學生心中存在一種競爭的差距,一種崇拜的心理,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幫助學生找回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導致自卑心理過重的原因有:1. 教師對其了解不夠,以至評價有偏差。2. 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屢遭挫折與失敗。3. 家庭環境的影響,“先天”和“后天”的不足。4. 生理上的欠缺,導致心理上產生陰影。5.家長的期望值過高,造成學生壓力過重。具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發展下去有可能形成自卑型人格障礙,這種心理障礙是走向成功的大敵,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兒也不如別人。自卑的心理使自己缺乏競爭的勇氣,缺乏自信心。由此可見,自卑心理危害不淺。而對可能或已經是自卑的同學,我是這樣做的:為自卑的同學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在校園集體環境中,老師讓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答對了,全班為他鼓掌。在集體游戲中,我們讓他擔任比較重要的角色,使他感到自己與別人都是一樣的,從而消除怕羞、膽怯的心理。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更要讓自卑的同學多參與游戲。在游戲中,同學們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發揮,從而鍛煉自己的能力和性格。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去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健康心理,還需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給予關心、幫助、鼓勵,不離不棄地去感化他們。并且得建議家長給予配合、指導、寬容,給孩子改過的機會。同時,要放開孩子的手腳,鼓勵并支持其去磨煉、學習,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面對問題,體驗生活,增強獨立的自信心,成為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連寧,顧明遠. 素質教育案例精選 管理類 第2版[M]. 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2.
[2] 戴育紅. 學習心理輔導手冊[M].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
[3] 吳增強. 學習心理輔導 實用心理輔導叢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