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培訓是增強干部隊伍綜合素質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培訓始于對干部培訓需求的調查分析。本研究通過采用問卷調查等方法對S省H縣少數民族干部在培訓時間、內容、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展開了實證調研。
關鍵詞:培訓需求;民族地區;干部
前言
培訓需求調查分析是培訓順利進行的前提與基礎,是使培訓工作準確、及時和有效的重要保證。筆者采用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對S省H縣民族干部進行了抽樣調查,并對本次調研結果進行了綜合分析。
此次調查對象主要為S省H縣民族干部,調查涉及培訓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和培訓的需求,重點研究民族干部自身對培訓的方式、方法和內容的需求。期間,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發放問卷224份,回收224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216份,無效問卷為8份,有效率為96.43%。此外調研組還到組織人事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科技局等部門與民族干部進行了訪談,深入了解了民族干部對培訓的需求。
一、H縣民族干部培訓現狀研究
(1)H縣基本情況
s省H縣全縣平均海拔為3600米,總面積8439.94平方公里。H縣有藏、羌、回、漢等十多個民族,總人口4.5萬人,藏族人口占83.2%,農牧民人口占77.8%。天然草場占總面積的91.8%。畜牧業和旅游業是全縣兩大支柱產業,此外工業發展也在不斷崛起。畜牧業以全國著名優良畜種“麥洼牦牛”為畜群主體。H縣提出“兩改、一化、二開發”的經濟發展理念,在開發的同時保證生態環境良好,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農業產業和旅游產業。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達12.14億元,同比增長7.2%,第一產業增加值3932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4351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7757萬元,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分別為20.8%、31.0%和48.2%。
(2)H縣民族干部基本情況
H縣現有在職干部2083人,其中,公務員總數770人,參照公務員管理干部總數137人,事業單位管理干部總數109人,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總數1067人。按學歷結構分:研究生9人,占0.4%;大學本科657人,占31.5%;大學專科1164人,占55.9%;中專及以下的253人,占12.1%。
從表一可以看出,H縣公務員隊伍中少數民族干部占69.4%,其中藏族干部占54.6%。在學歷方面,大中專學歷最多,本科以上學歷所占比例相對偏低,甚至有低于高中以下的民族干部。
二、H縣民族干部培訓需求分析
根據數據統計71.3%的民族干部認為自身能力比較符合崗位要求,6.5%的民族干部認為暫不符合,17.6%的民族干部認為自身完全符合崗位要求,由此可見,H縣民族干部在自身能力上仍然存在不足之處。
(1)培訓方式需求分析
根據訪談得知,H縣通過黨校集中培訓、部門業務培訓、對口幫扶培訓、干部夜校培訓、結對幫帶培訓和領導干部上黨課等多種渠道進行。但培訓方式較單一,由于資金時間等的條件限制,多采用“請進來”的宣講方式進行培訓,導致培訓效果不明顯。調查對象表示應該將“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在培訓方式上采取課堂講授、案例分析、專題講座、模擬角色扮演、現場演練、游戲競賽、研討會、視頻教學、外出交流等方式相結合,以形成民族干部培訓形式的多樣性、實踐性、時效性、開放性。
(2)培訓內容需求分析
根據調查顯示,H縣民族干部對培訓內容的需求呈現出多樣性、差異性、實用性的特點。在知識學習方面,大部分民族干部對自身所需提升知識有明確認知。
如表四所示,調查對象對知識的需求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實用性傾向,無論是民族理論、政策水平、崗位工作能力,或是管理技巧等方面都屬于實用性、操作性較強的內容。
另外,調查對象期望培訓內容增加管理技巧、法律知識、雙語知識運用等。對比表四和表五可見,民族干部認為自身缺乏民族理論和政策水平,但是在培訓內容的選擇上僅有38.9%的人提議增加該培訓。許多民族干部表示這門課程雖然可以提高政治素養,但枯燥且不易吸收,因此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在訪談中,調查對象表示為適應市場和社會的需求,除了按自身需求期望提高能力外,還建議增加領導能力、經濟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訓內容。
(3)培訓時間需求分析
部分調查對象表示歷次培訓時間較短,加之語言的差異性,導致培訓內容還未深入,培訓課程就結束,造成培訓知識無法深刻掌握或吸收。H縣4月-11月為發展期,民族干部工作繁忙,此期間無法實現脫崗培訓,而暑假是學校教師空閑,組織培訓的高峰期;11月到次年3月是生產休息期,由于冬季氣候環境惡劣,邀請專家前來培訓成為了障礙,因此造成了民族干部培訓時間上的沖突。調查對象指出11月到次年3月(生產休息期)應采取“走出去”培訓,4月-11月白晝時間較長,采取“請進來”的夜校培訓方式。
結束語
在培訓方面,H縣較為重視,始終堅持以提高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科學化水平為目標,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員培訓、突出重點,分級負責、分類培訓,結合實際、注重實效”的培訓原則,在培訓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培訓方式、時間及內容選擇上應進一步結合民族干部自身需求和實際情況,以進一步提高培訓效果。
作者簡介:
李麗嬌(1989-),女,彝,云南開遠人,碩士研究生,昭通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資源開發與公務員制度。
(作者單位:昭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