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
【摘 要】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生涯的奠基階段,是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階段,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讓學生在作文寫作中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思想和語言。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層遞式教學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不僅制約著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未來發展和中國文化的傳承。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提高了作文寫作要求和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
一、小學生語文作文教學問題分析
(一)不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經常要求學生閱讀一些文章,分析作文形式和中心主旨,然后讓學生學習新的寫作方法和修辭技巧來寫文章。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思維受到范文的限制,不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培養,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二)學生不能正確理解題目
作文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不確定性。學生根據自己對話題的理解,通過合理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即使在寫同一主題時,不同學生的文字也存在顯著差異。正是由于作文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所以學生在理解上會有一些偏差,導致作文的中心主旨不明確。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層遞式教學方式能夠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將小學語文作文寫作過程分成一個一個階段來教學,讓學生能夠一步步地熟悉作文寫作步驟,循序漸進地完成語文作文教學, 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能力,有層次地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一)能夠提高學生造句的能力
小學是語文作文教學的起點,作文寫作對大多數小學生來說是新鮮事。同時,小學生沒有太多的生活經驗,詞匯量儲備也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寫作的要求。因此,應用層遞式教學模式首先就應該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儲備,提高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通過訓練,讓學生能清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為進一步寫作奠定基礎。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為了盡快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教師經常要求學生在傳統作文教學中背誦一些優秀的例子,對作文有一定的參考作用。而從長遠來看,長此以往,學生將只會模仿范文的格式和套路,失去創新意識。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層遞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使作文寫作更生動有趣。靈感來自生活。例如,老師進行以《暑假生活》為題的寫作訓練時可以結合小學語文教材的相關內容,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對暑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具體內容進行描寫,記錄自己的真實感受,激發學生感悟生活,培養學生發現生活中美好的能力。避免詞匯運用不當,語句雜亂,避免抄襲范文等問題的發生。教師應盡最大努力避免學生將作文寫成流水賬,要鼓勵學生有創新思維和特點。
總之,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還能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因此,教師應順應學生的話語、生活和想象、創造能力、提高認識,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地位,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教師應當按照順序有步驟地對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感悟生活能力以及想象創新能力進行訓練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蘭香. 小學作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作文想象力[J]. 學周刊,2016(4):190.
[2] 李順凱. 支架式教學在提升小學生作文能力中的應用研究[J]. 學周刊,2016(3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