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增賢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備課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理念,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促進數學課堂教學的全方位發展。數學教學知識不僅讓小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方法與數學思想,還應該掌握最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基于此,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該精心為小學生設計數學教學方案,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調整,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小學生能夠自主探索教學知識,從而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本文著重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并提出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有效性 新課程背景下 小學數學教學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43-02
一、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從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能夠看出,教師沒有順應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進行有效的教授小學生數學知識,鍛煉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基于此,有效性的課堂教學模式還尚未進行合理的構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是以學生學習成績作為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忽視了運用數學教學知識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鍛煉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能力,加之教師運用一言堂教學模式,不尊重小學生為課堂教學中心地位,教師以自身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將設計好的數學方案進行教授小學生知識,一些小學生會對知識產生質疑,教師為了能夠不打亂自身的教學計劃,通常都是將數學答案直接告知給小學生,并不引導小學生進行思考問題,長此以往,使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了依賴性,從而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無法實現有效性教學模式。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有效性課堂教學模式
興趣是人類最好的教師,成功有效的教學模式并不需要強制學生進行學習知識,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知識興趣。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興趣,使小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行自主探析數學問題。反之,小學生如果對學習數字知識失去興趣,就導致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低下。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的運用教學知識內容來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選取小學生感興趣的數學知識、教學活動,將一些難點、重點數學知識與故事、游戲、圖片、情境相結合,以生動的形式呈現給小學生,讓小學生對此充滿興趣,從而能夠有效的學習數學知識。
(二)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問題,實現有效性課堂教學模式
自主探索問題是教師根據數學知識為小學生設計相關的數學問題,使小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基礎與學習經驗,探索出解決數學問題的方式與渠道。基于此能夠得出,沒有思考與想象就沒有有效的教學質量,沒有探索,就不會使小學生得到發展與進步。新課程背景下,基于數學知識的探索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故而,教師應該合理的規劃教學方案,為小學生設計數學問題,應該給予小學生充足的課堂時間進行思索、探究,還應該給予小學生自主觀察、動手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的空間,教師在一旁進行有效的引導就好,從而培養小學生自主探索數字知識問題能力。例如在學習《克與千克》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交際能力、個性特點給小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可以讓小學生運用教學工具稱量一些自己感興趣地位物品,并確立小組成員的責任義務,讓小組合作有秩序進行,并將物品重量進行有效的記錄,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探索問題能力,還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團隊意識,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給予有效的評價,實現有效性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小學生學習教學知識的有效場地,對小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倡導教學本質藝術,實行教育本質不在于教授知識,而在于鼓勵、感悟、激勵、引導的教育理念,尊重小學生的個性發展,以育人為教學的根本,從而體現數學課堂教學的魅力所在,使小學生樂于學習數學知識內容。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有效的運用評價機制,實行針對性的評價小學生學習成效,有效的評價機制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熱情,喚醒小學生求知的欲望,從而使小學生能夠全方位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想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小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給予小學生有效的評價,從而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28):57.
[2]張華.新課標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