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婷
摘 要:授導型教學設計是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手段,它可以優化高職數學教學的過程,本文通過分析授導型教學的特點和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展開授導型教學設計在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的分析。
關鍵詞:授導型教學 教學設計 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1(a)-0153-02
信息化教學資源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重要教學素材,高職自主招生的形式對教學形式的改革有著重要的要求。信息化教學的主要過程是教師同學生在信息化教學的環境中借助于教育信息資源、現代教育媒體以及教育技術方法開展的雙邊活動。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以講授知識為主,該種教學方式的優勢之處在于經濟性和高效率。授導型教學的含義是通過講解、練習、小組討論、問題化學習、自主學習等具體的課堂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教學形式的綜合運用。這種教學方法的重要前提是對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學習者的特點同教學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充分的考慮。
1 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
1.1 信息化教學的概念
信息化教學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信息技術充分地運用到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最終實現數學的數字化教學。
1.2 實施數學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傳統教學存在著嚴重的弊端,單一的填鴨式教學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學習效果。第二,傳統的數學教學采用統一的課程來面向所有的學習,不利于差異化、個體化教學。高職學生在學習水平、學習成績上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通過數學信息化教學可以對學生因材施教,促進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第三,為了適應數學改革,高職院校應當積極推行信息化教學。面對數學教學改革的大趨勢,信息化教學是順應這一潮流趨勢的舉措,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推動力。第四,信息化教學有著諸多優勢,是傳統教學方式所不具備的,因此受到廣泛的重視和推崇。
2 當前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過于固定,缺乏創新
目前的高職數學教學實踐當中,教師進行的教學設計不能夠將數學教學內容很好地同學生學過的專業知識相結合,而僅僅是針對課本知識加以設計。教師需要創新教學設計模式,采用多媒體課件加以學習內容的教授,創新地展開對不同學情、專業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2.2 高職院校學情復雜
高職院校每年的招生規模和數量在不斷提高,推免招生的情況也在不斷進行,這種背景下,高職院校每年招生的學生的狀況變得更加復雜,高職院校數學信息化教學的成果和質量得不到保證。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大主體,其教學能力的高低對數學信息化教學的成果和質量有著很大影響。現實狀況是,教師在展開數學信息化教學的活動過程中,存在著缺乏一定的信息化數學課堂教學的協作能力,另外,還欠缺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整合能力和信息技術手段的操作能力。造成的不良影響是信息化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多媒體過分依賴,形式單一而且形式大于內容。
2.3 信息化教學硬件設備不健全、不合理
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力度隨著國家近幾年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而逐步加大,但實際上,在信息化教學中所需要的硬件設備卻不齊全,比如網絡硬件較為短缺,從而影響到翻轉課堂、微課等教學手段的普及和應用,而廣泛存在的是較為傳統的多媒體演示教室。另外,信息化教學由于同數學教學的結合難度較大,造成實際數學教學對信息化教學平臺的運用流于形式而收效甚微。
3 授導型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法的特點
3.1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授導型教學是在傳統講授型教學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課堂教學形式,本身的主要特點在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授導型教學過程中會綜合運用到講解、自主學習、練習、問題化學習、合作學習等方法。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經由教師的指引和主導積極開展探究式學習,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積極能動性,積極探索、團結協作,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創新精神和勇于開拓的素質。
3.2 一種有效的啟發式數學信息化教學方法
單純的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學生接收新知的速度由于課件的轉換速度快而加快,學生在課堂上表面上看起來能夠跟上教師的授課節奏,但是由于缺乏獨立思考和知識消化的過程,僅僅是課堂上能夠聽得懂,等到課下復習的時候卻大腦空白,對于知識的內在邏輯沒有頭緒,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授導型教學模式中教與學是一種辯證的統一關系,該模式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獲得了更廣闊的思考空間,有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思維空間的開拓,有效地對所學知識進行內在關系、邏輯的梳理和知識系統結構的整合。教師在對其中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疑點通過準確適當的引導減少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必要的曲折,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4 授導型教學在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中的設計原則
4.1 適度性原則
授導型數學信息化教學設計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分層教學,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數學基礎,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多加利用信息技術來讓學生從繁雜的數學理論和計算中擺脫出來,重點發展該類學生運用數學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綜合運用傳統、現代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
4.2 以學生為主體原則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主體,學生的信息化是授導型數學信息化教學的一大關鍵因素,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個性化優勢,充分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為數學教學提供有意義的反饋,切實發揮學習意義。通過無數的教學實踐證明,以學生為中心的信息化教學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課堂形成教師引導、學生質疑、師生互動、共同探索的良好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此外,通過信息化手段可以促進數學問題的解決。
4.3 以問題為中心原則
高職數學課程中,授導型教學設計務必圍繞著問題為中心而展開,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究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和揣摩到數學思想和數學知識的深刻內涵。以問題為中心的授導型教學設計,就要將數學理論化解到數學問題的提出、分析與討論和歸納的具體環節當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通過數學軟件將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呈現為生動形象的內容,化抽象為形象、化演繹為實驗,鍛煉學生運用信息手段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實現數學教學“學與問”的有機結合。以問題為中心的授導型教學設計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數學的實踐水平,使學生真正獲得學會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謝傳兵.信息化教學意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 宋安國.技能形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 錢東東.整合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 張莉,苗耀華.信息化環境下的高職數學教學設計[J].教育與職業,2014(30):119-120.
[5] 王寧.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設計探究[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