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華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語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 自主學習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082-01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學生成績的有效提升。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體性,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因此本文在此進一步探討了小學語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采用合理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重要動機,只有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的進行學習。教師應改變以往枯燥的教學方式,采取科學、有趣的教學方法,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制定的教學方法應緊緊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并結合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進行制定,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得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一課,教師首先提出問題“草船借箭”出自哪個四大名著嗎?,學生紛紛回答“三國演義”,教師又提出問題“你知道中國四大名著都是什么嗎? 并說出出自這個名著一個典故”,這一問題,教師讓學生進行搶答,哪個學生回答的又快又準確,以此調動全班同學學習的積極性,之后教師再次提出問題“你知道草船借箭中的人物都有誰?為什么要借鑒?借鑒的原因是什么?”,設置疑問,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樣在學習的本課內容時,就能夠使得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習當中,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二、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自主意識
想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應使得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法是一項重要的方法,能夠的開拓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方式,應充分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以及目標,并考慮學生理解能力以及學習水平,最好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時,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如果你是導游,你怎樣為游客介紹桂林山水中的美景?”,并且提出要求,學生在介紹時,應做到圖文結合。因此學生不僅要通過閱讀整篇文章,熟悉以及掌握桂林山水的內容,同時還需要收集有關桂林山水中的圖片資料等等,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在表達交流過程中,能夠加強學生對這篇文章的認識,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傳授學生學習技巧,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有的學生認為語文學習非常的簡單,有的學生則認為語文學習非常的困難,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學生是否掌握了學習技巧,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傳授學生學習技巧,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加強語文學習的效果。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傳授學習技巧,應做到因材施教,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對于一些注意力較差的學生,應先進行閱讀,再分析思考,而對于一些注意力較為集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就可以先思考問題,再進行閱讀,且教師的提出的問題應適中。
例如在《難忘的一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閱讀之前,提出了三個問題,一是找出這篇課文的生僻字,二是確定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三是思考一堂普通的語文課,為何如此讓人難忘?,對于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教師讓學生只要完成前兩個問題即可,而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則讓學生完成這三個問題,這樣問題難度適中,就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而逐漸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加強課外拓展實踐,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應局限于課堂教學,還應加強課外拓展實踐,在實踐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傾聽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如辯論賽、詩朗誦以及演講比賽等等,并鼓勵學生積極的參加,在參加這些實踐活動中,需要學生自己的準備材料以及練習,這樣就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為了迎接五一勞動節,組織學生進行詩朗誦比賽,要求學生可以創作詩,也可以朗誦名人的詩,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而且全班的學生都需要參加,并在活動中評選出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通過這個活動的舉辦,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表達的能力,同時還拓展了學生的語文知識。
五、增強學生問題意識,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使得學生能夠提出具有較大價值的問題,能夠從深層次思考問題。學生在面對問題學生,應敢于質疑,敢于與教師以及同學進行評論,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以此加強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效果,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獅子和鹿》這篇課文時,讓我們學習到了要做一個外表美,心靈也要美的人,然后教師提出問題“你認為外表美和心靈美哪個重要?”讓學生進行思考,有的學生認為外表美比較重要,因為別人首先看到的是人的外表,有的學生認為的心靈美比較重要,心靈美的人,說明這個人有愛心、非常的善良,學生討論的非常激烈,然后教師提出自己的觀念,“外表可以靠裝飾進行美化,而心靈美是無法用化裝來表示的,純潔的心靈更重要”。
六、總結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采取有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小學語文課外實踐,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學周刊,2014,(05):167.
[2]周曉麗.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學周刊,2014,(28):119.
[3]安玉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09):172-173.
[4]曾楣媚.試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前提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3,(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