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摘要】中職生流失困擾著中職校的發展。中職生流失有社會原因、學校原因、家庭原因、個人原因。職教工作者必須從實際出發,發現問題,調查研究,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控制中職生的流失。
【關鍵詞】中職生 流失原因 控制中職生流失的對策
【課題成果】課題: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一般課題《中職生流失現狀的調查及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16]-JKGHB-0894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19-02
中職生流失困擾著中職校的發展,千辛萬苦招來的學生卻流失率嚴重。生源就是規模,就是學校發展的基礎,因此既然把學生招進來了,就要使學生招得來留得住。控制學生流失率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職教工作者必須從實際出發,發現問題,調查研究,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
一、中職生流失的原因
(一)社會原因:中職教育相對于普通教育起步較晚,縣屬中職學校得不到當地政府的有力支持,校企合作工學交替流于形式,中職學生畢業后很難在本地企業就業。歧視中職生,大家都認為上中職的學生都是差生,不看好他們。
(二)學校原因:一些中職校辦學沒有特色,專業設置不合理,名為職業學校,其實與高中教育區別不大,仍以課堂教學為主;對學生的關心不夠;學校生活單調乏味。
(二)家庭原因: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一些學生成為留守兒童,家長疏于管理,還有些來自單親家庭,孤獨無依,對學習不感興趣,在初中就被放棄,在無學可上的情況下,被迫送入中職學校,入校后惡習難改,稍遇挫折就輟學。
(三)個人原因:大部分中職生自卑心理嚴重,學習基礎差,對學習不感興趣,行為習慣不好,紀律意識欠缺壞毛病很多,缺乏上進心,意志力薄弱,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二、控制中職生流失的對策。
(一)社會應為中職畢業生創造就業和繼續深造的機會
中職校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懂技術的一線工人,因此,我們應重視中職教育,一方面完善企業務工人員準入制度,準許取得技能證或崗位培訓證的中職生就近到企業就業;另一方面,讓優秀的中職畢業生有到高等職業院校繼續教育的機會,除了現在單招和參加對口招生考試的形式,還可使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院校對接,中職校可以推薦在校表現優秀的中職生到高等職業院學習,取得更高一級的技能證和崗位培訓證。這樣,中職校和技術培訓部門的生源得到保障,學生能招的來留得住,進一步為社會培養技術人才。
(二)做好新生入學教育,重視班主任的管理,穩定學生思想
迎新生報告會應精心準備,通過介紹學校的光榮歷史、專業前景、優秀畢業生事跡、創業典型等,使學生全面了解學校和所學專業,打消顧慮,安心學習,樹立自信。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至關重要,要細心了解學生思想動向,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用愛心和耐心轉化后進生,開好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對班級中的突發事件及時處理,勤跟班跟緊班,抓好班級常規管理,嚴格要求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濃、班風正,有利于吸引學生穩定思想。
(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用人格魅力吸引學生
作為中職校的教師,必須加強自身學習,開闊知識面,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和信息化創新實踐能力,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能力,了解社會的動態,為中職生未來發展做出正確指導,才能成為學生信服的好老師。只有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把學生團結在自己的周圍,才能減少流失率。
(四)建立家校互動平臺,做好家長工作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縮影,身上都有家庭的烙印,做好家長的工作也就能做好學生的工作,贏得家長的信任也就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學校可以采取靈活的辦法,多角度建立與家長的溝通渠道,如建立家長QQ群和微信群,將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發布在群里,讓家長了解學校的日常工作以及學生的狀況,讓家長對學校工作進行監督,提出建議和意見。定期召開家長會,組織學生專業技能展演,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使家長放心,相信孩子在職高同樣能學有所成。
(五)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堅持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充分尊重學生,設身處地從學生的立場看問題,在事情沒弄清楚之前,不妄下結論,不隨便批評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經常與學生談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重視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教學條件和學生現有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六)加強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學生學習態度
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意識到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無學歷、無技術將寸步難行,教育中職生認真學習文化和專業知識,為將來走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幫助學生分析當前社會的用人形勢,社會需要大批有一技之長的專業技術人才,只要學好專業技術,就一定會有用武之地,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使其端正學習態度,消除厭學情緒。
(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樹立“學生喜歡的,就是最好的”意識。中職生是一群升學無望,厭學輟學的學生,他們不喜歡枯燥的學習,因此應結合學生實際,因材施教,降低教學難度,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滲透德育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做課堂教學的主人。
更新教育觀念。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一視同仁,和學生做朋友,關心愛護學生,有愛心和耐心,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使他們感受到老師溫暖和關懷。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少批評,引導學生陽光自信,積極上進。
(八)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為載體,抓好德育工作
中職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來抓,以活動為載體,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組建各種文化社團,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選報自己喜歡的社團,不僅可以激發參與的興趣,還培養了能力發展了特長。各種課外活動小組,如音樂隊、舞蹈隊、武術隊、籃球隊等的成立,以及每學期一些特殊節日舉辦的活動,很受學生的歡迎,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他們的道德品質也會受到相應的感染,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九)強化技能教學,突出職教特色
單純的課堂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職校應調整教學計劃,壓縮理論教學時間,增大實訓課的比例,增加學生在工廠和實訓基地學習的時間。在完成一個階段的理論學習后,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工廠或實訓基地進行實訓操作或頂崗實習,工學交替,“做中學,學中做”,通過動手體驗培養他們的操作技能,恢復其學習的自信心。
(十)加強校企合作,聯合辦學,打造品牌專業。
可根據市場的需要調整專業設置,創建有利于學校發展的名牌專業;也可以合作辦學,實現強強聯合加強職業指導,成立創業基地,培養學生自主創業意識;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建立實訓基地,帶領學生赴知名企業頂崗實習;與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條件與企業組建“訂單培養”。既可以也讓學生看到就業的前景,安心在校讀書。
中職教育的發展關系著我國未來工業化發展的水平,也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以及整體人口素質。因此,我們應高度重視中職生的流失問題,想方設法使中職生招的來留得住,為職教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燕.中職生輟學原因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年15期.
[2]鄭君梅,徐宏偉.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流失原因及對策分析[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0年04期.